2024年中国春节即将来临,巴西的春节文化体验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国度如何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当地时间1月18日,里约热内卢的人们在一次盛大的文化活动中,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剪纸,这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来自巴西的女演员李丹妮在中国生活了近11年,她的春节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春运这一现象。她生动地描述道,这段时间车站里人头攒动,每个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回家。她的第一次春节体验是在2015年,和一位俄罗斯学生一起在老师家包饺子,自此,她便将饺子视为团聚与丰收的象征。
李丹妮的春节收藏中有一个特别的红色猪布偶,是在2019年猪年购入的。春节来临之际,她会选择红色的大衣、袜子和围巾,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对于她而言,春节的每一个细节充满了深刻的文化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中国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成就是因为对自身文化的重视与认同。李丹妮感受到的中华文化魅力不仅令她对春节的理解更深,也让她成为文化传播者。
在清华大学的巴西留学生卫特看来,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遗产。巴西的累西腓市和福斯-杜伊瓜苏市也将这一传统节日列为当地的正式庆祝活动,彰显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
对于施若杰教授来说,春节的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是向世界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他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向更多的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文化,传递春节的真正含义。此时,每一个热爱文化交流的人,仿佛都成了把春节传递至全球的使者,共同庆祝这一富有时代意义的传统节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