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 中恒集团: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核心阅读

近年来,医药健康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迎来发展机遇,正加速向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新质生产力为医药健康领域带来诸多利好,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研发升级,数字化技术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传承,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中恒集团争当广西医药健康产业“排头兵”,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市场拓展、投资引领、开放发展等措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链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改革中不断破局谋新。

● 中恒集团荣登中国中药协会公布的2024中药上市公司30强榜单

巩固拳头产品“血栓通”领先地位

● 旗下梧州制药粉针车间中药注射剂智能化生产线。

怎样把好产品做成大品牌,让小药瓶服务大健康?这是包括中恒集团在内的众多医药健康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中恒集团开出了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推动生产设备智能化转型、大力提升质量标准技术、深化中药材种植与保护、融合三七产业链发展、创新大健康产品开发的“六味药”组方。

面对医药集采,顺势而为稳住基本盘。公司拳头产品血栓通成功中标执行集采的22个省份,2024年12月30日公布的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首批扩围续接)拟中选结果显示,该产品成功续标。这一成果不仅巩固了其在平稳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更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激烈竞争,向新而进抢占制高点。《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其标准化体系构建与实施成果入选广西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录,彰显了该产品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深化改革为企业提质增效持续赋能

深化改革有助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面对市场竞争加剧、药价改革、原材料供应等挑战,改革能够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这是中恒集团锚定高质量发展深思熟虑发出的改革动员令。

围绕新质生产力,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往深处改。中恒集团深入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国内一流专业领军企业建设方案(2024—2027年)》,完成57项改革任务,通过完善经营机制、优化人才激励与绩效考核体系,公司法人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稳健和高效。在生产体系改革方面,梧州制药通过技改升级,三蛇胆川贝膏包装线日产量提升186%,生产效率提升50%,人工成本降低15%。双钱产业引入自动分页机等项目提高生产效率,每年可节约成本超36万元。这些改革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中恒集团持续加大产品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培育孵化器。公司2024年新增3个省级科研平台,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达17个。旗下梧州制药、中恒创新成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2个项目首次获批。

加强新药研发攻关,培育新品种。2024年开展科创项目97项,创新药立项5个。

加强培养能工巧匠,培育“领头羊”。近2年,1人获“广西优秀专家”,2人获评第十批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人才,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 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华跌打丸”制作技艺传承人雷洁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加快调结构出新品提升市场覆盖面

● 旗下梧州制药首款药食同源茶植饮料“山酯通”上市亮相。

● “双钱”牌无糖原味、茉莉六堡茶饮料系列产品。

“以效益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以客户为根本的大健康服务”这一经营理念正式写入中恒集团企业文化体系。

围绕客户需不需要、客户满不满意来谋划工作、推动经营,中恒集团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出多款新品,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梧州制药推出首款药食同源茶植饮料“山酯通”,并上市亮相。这是梧州制药发挥广西首批链主型企业作用,强工业优势、重自主创新、促产业升级、拓产品管线的成功实践。双钱产业推出“双钱”牌无糖原味、茉莉六堡茶饮料系列及双钱椰子水等新品,其中“双钱”牌六堡茶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其无糖六堡茶饮料研发案例入选2024年广西企业典型创新案例。此外,中华跌打丸全年销售同比增长近三位数,复方蛤蚧口服液创新营销模式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倍。药线渠道与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合作,覆盖终端超万家,销售同比增长81.85%;合作的永辉超市上架龟苓膏产品门店达989家,销售同比增长710%。双钱零食渠道头部连锁销量同比增长60.2%。通过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中恒集团在大健康领域不断开疆拓土。

强化延链强圈积极开拓产业新领域

争当链主,扩大合作圈。从旗下梧州制药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广西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再到成为广西第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中恒集团加快了延链强圈的步伐。公司加大产学研合作,与广西医科大学共建“老年重大疾病防治生物医药转化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梧州制药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共建“特色中药民族药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三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梧州制药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通过验收,系梧州市首个自治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双钱产业通过“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与上海仲时药业推进丹参素钠中试车间启动,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发展,跳出舒适圈。中恒集团贯彻落实自治区“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向海产业壮大、向海科技创新、向海开放合作行动。公司与复星医药、南宁产投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拓展东盟国家的成熟药产品出海贸易,推动生物类似药、疫苗、中药等产品在东盟市场的本地化运营。全资子公司中恒怡鑫与复星产业公司、南宁产投共同出资成立复星医药(南宁)有限责任公司,探索产业投资合作,共谋产品出海新发展。田七家化携高含量牙膏、清木系列牙膏等旗舰单品登陆香港50多家药房,标志着田七品牌正式开启出海之旅。

以“四个一流”建设医药“智造谷”

● 中恒医药智造谷项目实施“产融投”协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加快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中恒集团旗下南宁中投以一流技术标准、一流施工质量、一流工期控制、一流现场管理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中恒医药智造谷项目二期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开园交付,园区服务中心同日开放。项目获得“2024年第一批广西建设优质结构工程”“2024年克而瑞·全国新锐园区TOP5”“2024年南宁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南宁市2024年建设工程质量优质结构奖”等称号。

狠抓安全质量巩固拓展企业发展质效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营造“全年零事故,平安每一天”的和谐稳定发展环境。公司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设、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特色安全文化建设“四个建设”工作,深化7S管理,双重预防体系和ISO三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顺利通过专家认证。各项安环目标全面达标,重大安全事故实现连续4年为零,中恒集团及所属企业3项质量管理经验获得“2024年度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荣誉。

做好品牌强企文章打造“老字号”名片

● 中恒集团“双钱”牌入选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估值56.72亿元。

既守正,更传承。中恒集团是目前全区唯一同时拥有两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中华”和“双钱”的企业。“中华”系列产品在我国医药领域唯一获准使用“中华”商标。“双钱”龟苓膏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配制技艺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田七”是中华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和广西老字号。

以恒心,办恒业。中恒集团积极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强产业大文章,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旗下梧州制药的“中华”品牌,以中华跌打丸等经典中成药闻名,品牌价值超100亿元,成为广西唯一入选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医药品牌。荣登2024中药老字号品牌TOP50榜单第28位。双钱实业的“双钱”品牌则凭借龟苓膏系列产品,入选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56.72亿元。中恒集团通过传承与创新并举,推动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助力“桂字号”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牢记“国之大者”勇担社会责任

党建引领,厚植文明新风尚。中恒集团及双钱产业党建品牌入选“新华网2024党建品牌创新案例”。在第二十一届中外企业文化峰会上,1课题获评一级成果,2课题获评二级成果,3项企业文化成果被评为典型案例、典型经验。连续14年发布《中恒集团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成效荣获“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杰出ESG价值传播奖”等荣誉,相关案例被纳入《2024广西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广西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

用心用情,书写为民情怀。中恒集团以工业振兴带动和助力乡村振兴,旗下藤县中恒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区基地与藤县411户农户签订租地协议,带动255人就业,农户获得租金收入200余万元,获得劳动报酬约500万元。主办第六届广西孝满八桂敬老节,获十佳孝心企业、敬老爱老单位荣誉称号。田七家化开展“守护一老一小微笑工程”“母亲微笑行动”公益项目,受惠群众达5.3万人次。

来源|广西日报

文字|童鲲 曾韵

图片|中恒集团提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