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神话之一,八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图:八仙过海
相传,吕洞宾、何仙姑、韩湘子、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曹国舅等八仙,在蓬莱阁上饮酒欢聚,醉别而归,铁拐李提议乘着雅兴,到海上一游,吕洞宾则建议八仙各凭道法渡海,各展仙家本事。
于是,八位神仙,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只见吕洞宾投下宝剑,踏浪而行,汉钟离扔下芭蕉扇,仰躺在扇子上,气定神闲漂流而去。何仙姑把荷花往水中一抛,立于荷花之上,徐徐前进。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喊一声:去也!仙风飘飘,漂洋过海。
随后,铁拐李的宝葫芦、曹国舅的云板、韩湘子的洞箫、蓝采和的花篮各展神通,乘风逐浪渡海而去。
这一幕便是八仙过海,历来被无数文学作品描绘的场景。
图:《东游记》剧照
1998年,由新加坡与中国合作拍摄,马景涛、郭妃丽等主演的电视剧《东游记》播出,荒诞离奇,悬念迭出的情节,仙术幻化,仙魔斗法的融入,把八仙经历劫难归位,除魔卫道的故事搬上了荧屏,八仙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是有原型的,而原型竟然是八个逃命的囚犯越狱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吕洞宾的原型吕岩说起。
吕洞宾的原型——命运多舛的吕岩
吕洞宾在八仙的故事中,大多以仙风道骨、玉树临风、超凡脱俗而又神采飞扬的形象出现,一把仙剑,云游四方,斩妖除魔,好不洒脱不羁。
图:影视中戴枷锁的囚犯
可实际上,吕洞宾的原型吕岩,却是个被刺配的囚犯,被官差押解着,步履蹒跚走向发配地,他与传说中文质彬彬的吕洞宾形象恰恰相反——披头散发,神色憔悴,面无血色,身上还戴着重重的枷锁镣铐。
其实,吕岩在还没沦为阶下囚之前,也跟大多数青年才俊一样,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他天生聪颖,20多岁便考上状元,仕途得意,“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喜得贵子”一样也没有少。
本以为人生只会一路向阳,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料好景不长,锋芒毕露的吕岩,最终还是成为朝堂勾心斗角的牺牲品,沦为人人都想踩一脚的阶下囚,发配充军,一夜之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祸不单行的是,吕岩的发配地,是被称为“死亡之岛”的沙门岛。
“沙门岛”,也就是如今山东蓬莱长山列岛中的其中一个岛屿——庙岛。现代人称为“海上仙境”,那里四面环海,环境优美,是现代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但是,放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这却是充军发配的“人间地狱”。
沙门岛,也叫沙门寨,是宋朝的军事要地,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据《登州史记》记载,宋朝建隆三年,索,内外军,有不律者,配沙门岛。
《宋史·刑法志》里也提到“刺配”流放的制度:按所犯罪行的轻重流放劳改,罪轻流放本州、邻州, 罪重流放500里至3000里,其中罪较重的便是海南和广东两省,而尤其重罪的则是发配沙门岛。
在《水浒传》里,有两个人物便是被发配到沙门岛,一个是铁面孔目裴宣,因得罪上司知府,被寻了个罪名借机发配到沙门岛,在发配途中,被饮马川落草的邓飞、杨林救下。
铁面孔目裴宣剧照
另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遭到自己的夫人和管家李固联手陷害,发配“沙门岛”,李固赶尽杀绝,贿赂负责押送衙役找机会杀掉卢俊义。衙役对卢俊义下黑手之前,曾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去了沙门岛也是死路一条,不如现在赴死,还更痛快。
由此可见,沙门岛在当时是劳改犯们的“鬼门关”,去了必定是凶多吉少。那么,沙门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会让人闻风丧胆,生不如死呢?
吕岩又是如何在沙门岛死里逃生,成功越狱,成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呢?八仙中的另外七仙,其原型又是怎样的呢?
“人间地狱”沙门岛
先来看一组沙门岛犯人的死亡数据:“如计每年配到三百人,十年约有三千人,内除一分死亡,合有二千人见管,今只及一百八十,足见其弊。”这段话摘自《宋会要辑稿》,是宋仁宗嘉佑三年,京东路转运使王举元向皇帝上奏的内容。
意思是当时犯人死亡率在33%左右,但沙门岛犯人死亡率竟高达94%。而掌管这些犯人生杀大权的监狱长,便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寨主——李庆。
根据《宋史·马默传》的记载,宋熙宁年间,李庆在两年间,虐杀囚犯七百余人,平均每天便有一犯人死于他手。
李庆对囚犯的虐待手段,在今天听来,也是毛骨悚然。在《宋史·刑法志》等记载了当时沙门岛虐囚的一些残忍手法。
如长年累月带枷劳动,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取下,导致犯人颈骨变形或腕骨折断,备受痛苦而亡。
再如将锯末加上水,搅拌,强灌给犯人喝,锯末没有办法完全消化,犯人最终腹胀疼痛,难以忍受而惨死。在泥鳅的肚子里放一根鱼钩,这鱼钩很细小,然后逼犯人生吞,因为鱼钩难以消化,势必钩破犯人肠胃,造成大出血而死。
对付反抗的犯人,则是用装满石块的布袋殴打犯人,表面看不出什么伤痕,实则已伤及五脏六腑,最终受内伤而亡。还有将整根粗钢针完全扎进犯人的肩井穴,犯人劳作时胳膊无法抬高,狱卒便以偷懒不服安排为由进行惩罚和殴打。
如果说这些变态残忍的虐杀手段,大部分是用来虐杀不听话的囚犯,那么,对于老弱病残,还有最直接的方法:夜幕降临,抛海喂鱼。
为何李庆会杀人如麻,只是心理变态吗?不完全是。这个还得从沙门岛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粮荒说起。
沙门岛上总共才80多户人家,实行自给自足制,然而朝廷逐年增加发配犯人往沙门岛,却只提供300人额定口粮,也就是说,无论犯人多少,只给300人的口粮,据记载,发配人员最多时达1400人左右。
越来越多的犯人直接导致口粮严重供应不上,也影响了寨主等管理层的温饱问题。粮食严重匮乏的问题,使李庆不得不采用杀人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缓解人口压力。
于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动力的人便成了李庆抛海的目标。而这些人中,不仅有老人,还有因不适应海边气候染病的年轻力壮的健康人。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留下来的都是身强体壮的有一定劳动力的人,李庆还用竞赛的方式来抢夺生存的权利,即使是亲兄弟也要参加比武,两个只能活一个,这种泯灭人性的生存竞赛,让人一提起李庆就头皮发麻。
那么,李庆如此虐杀成性,上边的人不追究吗?
其实,皇帝不是不知情,有官员向皇帝上奏,皇帝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有这么一个机构存在,才能震慑得住挑战皇权的人,另一方面,不管犯人身份曾经多么显赫,一旦被发配沙门岛,不是已被抄家,便是形同死囚,更别提还有什么残余力量能救他们于水火。尤其还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小岛上。
图:《东游记》吕洞宾剧照
而李庆的可怕,不仅让沙门岛成为“人间地狱”的代名词,更是让发配到这里的劳改犯每天都处于精神崩溃中,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虐杀的会不会是自己?这其中便包括了吕岩。
处于极度崩溃中的吕岩,在绝处中思考着生存下去的方法,而最直接有效但也是风险最大的方法在他脑海里蹦出来了——越狱。
横也是死,竖也是死,行动吧,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渡海越狱与八仙过海
吕岩从来到沙门岛的第一天起,便处于极度崩溃的状态,李庆要谁死,谁就得死,保不定哪一天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为自己打开一扇大门,于是,他决定越狱,逃离这座魔岛,也逃离这个人的魔爪。
于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吕岩开始细心寻觅志同道合者。终于,胆大心细的吕岩,选定了另外6个越狱伙伴,八仙过海的故事马上就要上演了。
那么吕岩选定的另外六个人,在八仙中的原型又是谁呢?让我们来一一认识下。
汉钟离,原名钟离权,据说生得顶圆额广,耳厚眉长,大眼睛,红脸膛,袒胸露乳,曾是一名将军,因为讨伐辽国失利,充军流放。
曹国舅,本名曹景修,姐姐是宋仁宗的皇后,后来失宠,受连累流放至此。
李凝阳,爱见义勇为,行侠仗义,却被当朝宰相的家人,打断一条腿,后发配沙门岛,这便是八仙中铁拐李的原型。
许坚,艺名蓝采和,在勾栏里唱杂剧,因演出出了差错,惹怒当权,被发配沙门岛。
张果,岁数最大,为人疯疯癫癫,自称生于大禹年代,自己都说不清年岁几何,结果官府判他妖言惑众,流放至此,便是八仙中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韩湘子,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后人,喜欢云游四方,却不料得罪权贵,被发配到了沙门岛。
在这七个人里,汉钟离做事勇敢,无所畏惧,吕岩足智多谋,于是两人便成了越狱的主要策划人。沙门岛地形特殊,在宋朝也叫凤凰岛,如一只凤凰卧在大海之中。站在岛上的烽火台便能纵观庙岛全貌。也就是说,一举一动,都看得一清二楚,吕岩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密谋越狱,危险程度高。
天无绝人之路,机缘巧合下,吕岩和他的伙伴们找到了一个非常隐秘的洞穴——大茧洞,这个洞高穹陡悬,高有20多米,宽有6米多,深有50多米,因为一直传说八仙曾经在这里聚会,所以后世也叫聚仙洞。
在这个洞里,他们秘密商讨出了越狱的时间和路线,以及最终要到达的地方,随着讨论的深入,方案越来越成熟,就在他们敲定了基本方案后,八仙中唯一一个女仙子何仙姑不请自来了。
原来,何姑娘无意中发现了吕岩的逃跑计划,于是请求加入,并向大家讲起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何姑娘原是广东增城人氏,本该待字闺中,不料婚期将近,未婚夫却无端吃了官司,被判发配沙门岛。何姑娘不忍未婚夫独自一人在沙门岛受罪,于是一路跟随来到此处,没想到,李庆见何姑娘貌美如花,心生邪念,竟将何姑娘的未婚夫抛海喂鱼,以绝念想。
听完何姑娘的悲惨遭遇,七个男子汉义愤填膺,明知带上一个弱不禁风的姑娘可能会增加失败的风险,但大家还是一致表示救何姑娘于水火中,带着她一起渡海逃亡。
时间,敲定了,行动,要开始了。
这一天,渤海上风平浪静,按照计划,他们就要在今晚越狱了,终点定在了丹崖山,离沙门岛20里,距离不算远,但也不算近。
八个人中,吕岩的水性最佳,便打起头阵,像一条鱼一样潜入大海,汉钟离擅长仰泳,曹国舅从小生活海滨城市,水性也好。
为了安全渡海,他们还准备了一些辅助工具,如驴皮、木盆、木板、葫芦等用来抓手和做漂浮物,这些工具,后来演变成了八仙的法器。何仙姑则坐在一个木盆里,大伙轮流推动,齐心协力往丹崖山的方向游去。
八仙过海的故事雏形就此形成。
至于这场越狱后来为何会演变成神仙故事,还得从他们登岸说起。据说,这八个人是游一阵歇一阵,也不知道游了多久,终于游到了蓬莱的丹崖山下,筋疲力尽的他们,打算先在蓬莱下面的丹崖洞中歇息一会儿。
第二天一早,赶海的渔民在洞里发现了他们,经过询问,竟发现他们是从遥远的沙门岛漂渡而来,渔民们异常吃惊,在心里已把他们当成神人,又看他们的样子,衣衫褴褛,披头散发,又因长时间被海水浸泡,眼红嘴白,神色迥异,与众不同,于是便去告知官府。
八个人心里也害怕,好不容易逃出来了,现在被人发现,说不定又被抓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于是,便起身再逃,以最快的速度逃到另一个地方。也正因如此,他们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转眼之间不知去向,当地人传来传去,竟传出他们是八个神仙,后来,这个洞也被取名为“仙人洞”。
八仙过海的故事从此便开始流传开来,版本也越来越多,直至明代,由吴元泰编著的《八仙出处东游记》问世,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过海的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老幼皆知。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了下来。
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用于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而沙门岛这八位渡海逃亡的八仙原型,又何尝不是靠着自己的坚持、勇气逆天改命,创造了奇迹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