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慈善协会的精心指导下,宿迁市慈善总会高分通过省民政厅组织的2024年度社会组织评估,获评5A级社会组织。这份成就,是一个个慈善故事,一件件凡人善举中闪烁的人性光辉,也是“慈心为本 善举为民”的慈善文化的具体体现。
从巩固脱贫成果到助力乡村振兴,从维护社会稳定到促进社会和谐……2024年,市慈善总会始终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2024年,市慈善总会改革创新、广纳义举、广辟渠道、广播善心,以慈善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脱贫群众带来新希望,在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事业中展现了新担当,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024年宿迁慈善成绩单
2024年,全市全年募集慈善款物8617.28万元(市本级2734.78万元),实施慈善项目157个(市本级30个),支出8205.27万元(市本级3095.17万元),救助人次19.17万人(市本级5.68万人次)。截至12月底,全市参与网络捐款人次达23.5万,筹集善款2591.43万元,线上线下共筹集善款3990.93万元(线上2591.43万元,线下1399.50万元),超额完成网络筹款预期目标任务,网络募捐资金总量全省排名第十。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宿迁慈善重点开展的五个方面工作:
坚守慈善为民初心,慈善事业航向更明确坚定
2024年,市慈善总会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慈善事业发展”总基调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贡献更多慈善力量。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德
✔认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强化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站位,切实把慈善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与党委、政府工作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二是坚持“党建铸魂”,与慈善文化同心相应
✔创建党建工作阵地,丰富党建工作内涵。
✔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建立健全党支部各项制度,坚持把党建融入日常工作始终。
✔常态化进行理想信念与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党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全体工作人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情怀更加深厚,精神风貌更加振奋,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
拓展现代慈善内涵,慈善资金汇聚力量更雄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4年,市慈善总会始终坚持利民为本,将筹集慈善资金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来抓,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化、可持续的慈善资金筹集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捐赠、个人贡献等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全心全意、倾情倾力为民众谋福利、办好事、纾解急难,凭借慈善的温暖力量,为民众撑起一片充满“幸福之光”的天空。
一是依托平台,深度推进网络募捐。
✔借助腾讯“99公益日”网络募捐和“江苏慈善周”爱心捐赠网络募捐平台,将“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与“江苏慈善周”爱心捐赠网络募捐宿迁专场活动统筹起来,一体推进,环环紧抓,确保活动成效。
✔专门举办“江苏慈善周”爱心捐赠宿迁专场网络募捐培训班,解读活动规则和操作技术,并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江苏慈善周”爱心捐赠宿迁专场网络募捐的通知》,明确专场活动的时间安排、推进计划、项目上线要求等。
✔提请市政府专题召开2024年“江苏慈善周”爱心捐赠宿迁专场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发动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商场超市、城市广场、银行网点、移动营业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推介、爱心募捐活动。遴选7家非公募社会组织上线救助项目,累计募集资金37.97万元。
二是寻求合作,通过“冠名基金”募集善款。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团体和爱心人士以“冠名基金”的形式捐款。2024年,新增“卓越教育基金”“蓝焰基金”等,基金规模504.7万元。
三是策应扶持,争取慈善项目支持。
✔中华慈善总会血友病救助项目下拨资金30.47万元。
✔中华慈善赠药项目宿迁市发药点累计发放1645人(次),发放药品2352.5盒,药品价值1728.722384万元。
✔省慈善总会“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项目”下拨资金150万元。
✔“慈善光伏照万家”项目投入120万元。
✔“邻里有爱——社区慈善帮扶”项目下拨资金20万元。
✔“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补贴”项目下拨资金28万元。
✔“慈善助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下拨30万元。
培育壮大发展动能,慈善救助行动更精准高效
善行善举,凝聚成造福桑梓的强大力量。2024年,市慈善总会坚持把实施慈善项目作为开展慈善工作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慈善项目与服务模式,既关注贫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致力于提升受助者的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传统项目有序推进。
✔“众善众举·圆梦助学”行动,救助全市6000余名大一新生。
✔“慈善助学·点燃希望”项目,为宿迁中学、马陵中学、淮海技师学院以及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四所学校715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家庭学生送去助学金143万元。
✔“慈爱持续·善助血友”项目,发放救助金33.35万元,资助困难血友病患者409人次。
✔“慈助环卫·善送温暖”项目,给约3700名环卫工人发放早餐卡66万元。
✔“慈慰癌友·善暖心田”项目,春节、中秋两节,为癌友发放慰问金32.85万元,436人次受助。
二是合作项目成效显著。
✔与烟草专卖局合作的“金叶同心·圆梦未来”项目,为41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34.3万元,并接受市烟草专卖局捐赠40万元。
✔与市红十字会共同实施的“宿在西楚地·慈爱小天使”项目,救助对象年龄提高到0岁至18岁,救助范围由市属功能区扩大到宿豫区、宿城区,全年向11位符合条件的白血病患儿家庭发放救助金13万元。
✔联合市妇联实施“微爱善行”慈善救助项目,为1500户困境妇女儿童家庭发放春节慰问金150万元。
✔联合市民政局开展“慈助养老·善暖夕阳”项目,为11家养老服务机构捐赠设施设备包括休闲保健和康复理疗、助餐设备、康复训练器械、治疗监测仪器等,共计195.67万元。
✔与市残联合作,计划投入25万元,捐赠教具200套,用于“慈爱孤独少儿·善助融合教育”项目。
✔联合市文明办对37名困难道德典型实施救助,让道德典型被关注、受尊崇。会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慈助老兵——关爱特困退役军人”慈善救助项目,在“八一”期间,慰问特困退役军人500名,发放慰问金50万元。
三是新创项目备受关注。
✔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对涉法涉诉的困难家庭在政府救助、司法救助的基础上,对5户给予再救助,受到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弘扬崇德向善文化,慈善宣传氛围更热烈浓厚
2024年,市慈善总会坚持把慈善文化宣传作为慈善事业的先导和推动力,着力打造多平台、多层次、多形式的慈善文化宣传格局,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让更多人认识到慈善的价值,参与到慈善行动中来,共同推动宿迁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是灵活运用各媒体资源。
✔在传统媒体(书刊、报纸、电视等)模式基础上,融入新媒体(信息化平台、抖音、公众号、短视频等)模式。
✔2024年1至12月在《慈善公益报》、江苏文明网、学习强国、省慈善总会等平台持续刊播宣传报道50余篇,在《宿迁日报》、速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发稿140篇。
✔编排设计4期《宿迁慈善》。
✔利用“自媒体”“短视频”传播快、传播广、大家爱看的特点,制作慈善工作短视频,广泛宣传。
✔1至12月总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40余条。
✔99公益日期间,拍摄专场灯光秀视频,宣传公益微电影,在大型楼体上循环播放,扩大宣传效果。
二是推广慈善公益宣传。
✔策划实施“慈爱老人 太极健身”慈善公益项目,设立金鹰西门广场、宿城区文体中心广场两个学习场地,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第十三代传承人解文斗为领衔教练。
✔全年开展50多节课程,在每周六、周日早晨免费为市区范围内困难家庭且有基础病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太极教学活动。
三是推进校园慈善文化建设。
✔5月14日,联合宿迁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活动推进会暨授牌仪式。
✔10所学校被授予首批市级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地。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慈善征文比赛,共收到有效稿件1584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73名。
四是建成宿迁慈善文化馆。
✔宿迁慈善文化馆以中华慈善文化为主线,分慈善思想、慈善历程、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宿迁慈善六个方面,通过图文并茂、场景复原等方式,全景式展现中华慈善事业和宿迁地域慈善事业发展脉络、杰出典型和卓然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向上向善。1月29日,宿迁慈善文化馆正式开馆。
✔先后有10多个部门、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参观慈善文化馆,接受中华慈善文化传统教育,增强慈善理念、慈善意识,感受到宿迁浓郁的慈善氛围,领悟深厚的慈善文化底蕴。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第九、十党支部在宿迁慈善文化馆开展“徜徉慈善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主题党日活动。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城北路校区组织部分小学生参观宿迁慈善文化馆,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的慈善爱心意识,推进慈善文化扎根校园,把“慈善之花”种进学生心田。
五是举行宿迁市第二届慈善晚会。
1月29日,举行“善是一座城”宿迁市第二届慈善晚会。会上,颁发了第三届“宿迁慈善奖”,众多爱心企业现场捐款,引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坚持依法依规行善,慈善组织基石更稳固扎实
一年来,市慈善总会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自身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确保每一笔善款用到实处,每一份爱心得到尊重。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慈善法。
✔召开全市慈善工作座谈会,专项研学新修订的慈善法,不断增强法治理念,严格按照法规政策开展慈善工作。
二是规范内部管理。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慈善总会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权限和程序审批每一笔资金。
✔对于数额较大的资金,由会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
✔依法进行慈善信息公开,及时通过“慈善中国”、总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开捐助和救助信息。
✔主动审计、财政、民政、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行政监督和专业审计检查,落实捐赠人、受益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提高了慈善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
三是加强慈善队伍建设。
✔召开三届四次理事会、监事会,新接纳49家企业为单位会员,增加了总会会员数量,壮大了会员队伍。
✔举办慈善政策业务培训班、网络募捐培训班等,组织慈善系统从业人员赴山东临沂、济宁、济南等地考察学习,提升政策业务水平和慈善实务操作能力。
2025年,宿迁市慈善总会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慈善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时代慈善工作新定位、新任务、新使命,始终以慈善惠民为己任,为宿迁现代化建设发挥慈善工作的独特作用,努力开创宿迁慈善发展新局面。
2025年,市慈善总会将坚持面向全社会创新募集方式,在稳定传统线下募捐方式的同时,积极拓展新思路,努力开辟新渠道,大力推进“互联网+慈善”新机制,不断优化慈善网络平台,提升社会助困能力和网络筹款能力,实现善款筹措格局新突破。
2025年,市慈善总会将持续把解决群众急难问题作为突出任务,创新救助方式,坚持项目化运作,提高救助质效,加大兜底力度,形成更精准、更及时、更有效的救助急难防返贫长效机制,担负起新时期慈善组织新的使命和责任。
坚持多形式、全方位传播慈善文化,增强全民慈善意识,加大慈善文化普及力度,形成全民向善、行善、扬善的社会风尚,重点建设宿迁慈善文化主题公园,大力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活动,继续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全媒体、深层次加大慈善宣传力度,让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步入2025年,宿迁市慈善总会将站在获批5A级社会组织的新起点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谋划未来,以不懈奋斗的姿态,奋力书写宿迁慈善事业的新篇章,推动宿迁慈善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市30周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