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给自己买了一盒彩色的水笔,用来做笔记或者记录的颜色的调和。
平时记录和学习用的多的都是黑色的水笔,通篇下来感觉不出层次,感觉不出重点,有了不同颜色的水笔,自己就给笔记做了不同的定义,重要的内容就用红色水笔划线标注,或者直接用红色水笔来记录,蓝色水笔可以用来记录创新的提案,思维的起点以及步骤的实施。
我把这个想法说给朋友听,大家觉得方法甚好,值得推广。我忽然想起一句话,笑着告诉大家,也许这就是“差生文具多“”的典型案例,功课不好主要是因为文具不够好,你看大神们心算、神算,瞬间就有结果,哪里需要我们这类学渣的这若干借口。
大家听了都笑,开始热烈的讨论工具的重要性。
一个同学说,虽然大神们文具不多,但是也许他们文具更精良啊。凑合的人将就这个世界,讲究的人创新这个世界啊。
说的对,大家应声附和,另一个同学就接上来,所以说懒人才是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你看因为懒,人们最终发明了洗衣机,减少大家手洗衣服的时间,因为不想打扫,所以智能洗地机现在是琳琅满目;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们从一点点的不愿意将就,变成了后来的一点点讲究。
有同学引申:最终,工具改变了世界,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有趣味。如果你的生活没有趣味,是不是因为你特别愿意将就哪?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大家顿时哗然,反思自己是否过于随便,没有给人类进步提供能量,是否过于安稳的接受了生活中的各种现状,没有去思考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
大家开始回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创新,如何更妥善的利用工具达到更好的效果,或者如何意识到工具的重要性。
有同学说小学时学习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也时刻反省如何能更节省时间,更优化的安排,最好是一段时间里能完成更多的事情。这个前提便是你有很好的工具,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工作,帮你解决很多问题,节省更多时间。
我说起作家刘墉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家孩子小时候特别懒散,从来不思考如何用更省力、更省时间的做法来完成工作,怎么劝说也没有用,到孩子大了出去读书工作,再回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个细节:进电梯,孩子先按关门键,然后再按楼层。他笑着感慨,你看,现在他连这一秒钟的时间差都注意到了。
大家开始总结,工具最重要的功能是优化我们的生活,节省我们的时间,能达到这两个标准,就是很好的工具。
所以,古人早就给了我们一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样总结下来,我的彩色水笔是大家都爱的文具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