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也是一位科学家。关于他的科学成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科学实验是“风筝实验”,由此验证了闪电是电。
1752年,夏季的某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雷暴雨即将到来。富兰克林与儿子开始放风筝,最终一道闪电击中了风筝,富兰克林双手感到一阵麻,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受到电击了!现在可以证明,闪电就是电。”于是,富兰克林以身犯险,不仅发现了闪电是电,而且还由此“发明”了避雷针。
问题是:富兰克林为了探索真理而不惧危险,使用风筝捕捉雷电的事迹,到底可不可信呢?其实,这是一个百分百的假历史,先后几批人有过相关实验,都证实这是伪史。但问题的重点不是推翻这一事迹,而是中国人对其态度,非常值得思考。
风筝实验必假无疑
1753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个叫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的科学家,在屋顶树立铁棍,下面捆着一根铁尺,目的是把雷电引入屋内观察。结果可想而知,一道闪电、一声巨响之后,里奇曼死了!
2003年,美国历史学家汤姆塔克,按照当时的材料,想要复原富兰克林风筝实验,但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他认为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子虚乌有。
在之后,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复制了这个实验:在电力公司的实验中心,电压可高达100万伏——但只有雷电电压的1%,风筝、连接风筝的湿绳、抓住湿绳的假人(装有模拟心脏),最终结果是通过模拟心脏的电流已超过可以使人心脏停跳的最大电流很多倍。也就是说,富兰克林不可能被雷电电击之后还能激动的大喊“闪电就是电”,而是已经死去!
因此,如果真有“风筝实验”的话,那么富兰克林应是证明云层带电,在非雷暴天气放风筝,由此可能被风筝上的一些静电电到,但不可能捕捉到雷电,否则要么就该当场暴毙,要么富兰克林就是超人。也就是说,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必假无疑。
谎言为何大肆流传
按照正常来说,只要大致分析一下雷电电压,就可知道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但令人不解的是,至今富兰克林捕捉雷电的伪史还在传播。
比如,中学题库就有“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做了一次著名的风筝实验,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发现雷电是什么?”还有,百度词条“风筝实验”中,也是富兰克林捕捉雷电,还有继续探索雷电,进而“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关于避雷针,中国最迟汉代已有,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中也记载了避雷针。因此,避雷针肯定是中国发明,但不少书上竟然写成富兰克林发明,真是奇哉怪哉。另外,欧洲长期没有避雷针,但西方叙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富兰克林之前,又偏偏存在很多高度较高的建筑,它们如何避免雷击?
问题在于:人体肯定不可能承受雷电,这是常识,为何如此明显的虚假历史却还在流传,背后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近代中国落后,于是变得极度自卑,对自己文化高度不信之余,却对西方文化高度推崇,哪怕极度离奇的西方叙事我们也深信不疑,然后不加辨别的照搬西方叙事,甚至让其登上了中国教科书或教辅书。
比如,阿基米德带领妇女儿童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烧毁敌人军舰、亚里士多德肉眼观测桅杆和肉眼观测北极星高低论证地圆说、牛顿苹果说、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说等等,都是不真实的小故事。其中,阿基米德镜子败敌、亚里士多德桅杆证地圆,已经被复原实验推翻。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捕捉雷电岂不正常?
过去,言必称古希腊、言必称西方的社会风气,的确有其历史背景,毕竟当时西方极其强大,而慕强能让很多人失去思辨能力,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对这些西方小故事不加辨析的全盘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是勉强可以理解的。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中国已经不同于往日,再任由这些西方小故事流传危害甚大,无疑很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这些小故事不仅客观上有误导之嫌,不利于传播科学,而且也是帮助美化西方历史,因此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些西方小故事以正本清源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