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包书皮!新街小学倡导环保与爱书教育

每到新学期开学季,包书皮的传统做法总会引发各方热议。不久前,萧山区的新街小学勇敢地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启动“不包书皮”保护行动,呼吁学生们在新的学期里放下包书皮这一长期以来的习惯。这一倡议不仅引发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讨论,更在环保和教育理念上引导了一场深思。

为什么新街小学会做出如此大胆的尝试呢?根据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在学期初都会为新书包上书皮,但有35%的学生则反映书本依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这些学生在反馈中提到,翻书速度过快、书角被拉扯、甚至是擦拭时用力过头,都是导致书本受损的原因。这个信息让新街小学校长俞雅萍深刻领悟到,仅依靠包书皮来保护书本是不够的,孩子们更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爱护、珍惜书本的正确观念。

由此,学校决定通过班会课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教育孩子们。在班会课上,老师们以鲁迅爱书的故事为切入点,激发孩子们保护书本的意识。各班班主任还鼓励学生们提出爱书的小秘诀,结合日常生活,让爱护书籍意识深入他们的心中。学校德育处甚至计划在学期中期进行书本修复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修复损坏的书籍,评选“爱书小卫士”,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来培养孩子们积极的阅读习惯和责任感。

更为重要的是,包书皮的普遍使用也带来了环保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使用的书皮均为塑料材料,虽然其防水、便于辨识的优点受到广泛认可,但从环保的角度看,过多的塑料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担。新街小学通过这一倡议,不仅期望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更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们从小关注环境保护。

在落实这一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逐渐适应了无书皮的书本,和书本之间建立了更亲密的关系。六年级的陈善美表示,虽然一开始心存不适,但慢慢意识到没有包书皮的书本,常常提醒她要更加小心,也要更加爱护。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的转变,更是一种从心理上对孩子们珍视知识与书籍的引导。

包书皮的传统虽然有其历史背景,但并非爱书的唯一方式。新街小学所倡导的理念,旨在培养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出发,逐步形成好的习惯和价值观。无论是选择包书皮与否,环保与爱书的教育理念才是最根本的目标。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期待每位孩子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引领出更多书香四溢的日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