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将军逃遁时,曾把数百吨黄金沉入贝加尔湖,为何没人打捞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也是淡水容量最大的湖泊。它如同一轮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端。贝加尔湖清澈透明,碧绿的湖水让人流连忘返。

一到冬天,贝加尔湖就向人们展现出了它奇幻而冷酷的另一面,寒风凛冽,暴雪肆掠,极寒低温主宰了湖上的一切,吞噬着任何试图跨越它的征服者。

1920年的2月,就有25万人试图横穿结冰的贝加尔湖。结果零下60多度的极寒天气,让这群人寸步难行,很多人冻死在冰面上。携带的所有物资也被冰封了,这其中就包括500吨黄金(也有传说是1600吨)。

在春暖花开,气温回升之后,这些黄金随着湖面的解冻,坠入了幽深的贝加尔湖湖底。

(高尔察克旧照)

这伙人的头领,就是号称“无畏上将”的前沙俄海军将领高尔察克。

那么,高尔察克为何要在寒冷的冬季冒死穿越贝加尔湖?他的这些巨量黄金,最终归属又是怎样的呢?

高尔察克1874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世家,从小立志成为铁血军人,痴迷于军事将领们的传奇故事。13岁时,高尔察克考入了俄国海军武备学校,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1894年,20岁的高尔察克从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海军准尉。5年后,他参加了极地专家托尔男爵的北极考察队,两年后返回俄国,继续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舰长。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高尔察克参加了在旅顺的对日战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高尔察克已经成长为一名海军上校,多次指挥俄国舰队对德作战,战功卓著。1916年,42岁的高尔察克晋升为海军中将,成为了黑海舰队司令。

一年后,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高尔察克追随了俄国临时政府。但很快被解除了黑海舰队司令一职,前往美国进行军事考察。

十月革命后,高尔察克参加了白卫军,担任临时政府陆海军部长,迅速组建了近20万的队伍,向苏维埃红军展开猛攻,成为了“反革命首领”。

但是,白卫军在战斗中节节败退,经过几个月的苦战,白卫军被伏龙芝的苏维埃红军击溃。1919年11月,红军攻克了临时政府的首都鄂木斯克。

(白卫军)

为躲避红军锋芒,保存实力,高尔察克率领数十万残部,带着500吨黄金,仓皇逃亡西伯利亚。

这些黄金被分装在28节列车车厢里,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前进。但由于时值寒冬,气温陡降至零下60多度。加上列车的燃料耗尽,当队伍来到贝加尔湖后,高尔察克不得不改用马拉雪橇来运送装有黄金的车厢。结果全军覆没于严寒和暴风雪中,这些黄金也就永远地沉没到了贝加尔湖湖底。

那么,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人前去打捞呢?

其一,500吨黄金沉入贝加尔湖缺乏有力的证据。

关于高尔察克将500吨黄金沉入贝加尔湖的故事,只是广泛流传于民间传说之中,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

高尔察克的黄金取自于喀山的沙俄国库,但在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俄的黄金就已经被消耗了绝大部分,剩余的部分黄金,也被沙俄政府运往国外,用于偿还战争贷款或抵押武器。

即便有少量的剩余黄金,沙皇也在二月革命爆发之前,就已经将它们悉数转运到其他城市,实际留存在喀山的黄金为数很少,根本没有那么多。

甚至有专家指出,高尔察克当时为了活命,早已将这些黄金丢弃在了沿途山脉里,或者埋藏在山洞中。他不会冒着被歼灭的危险,携带如此笨重的黄金逃命,这会大大减慢他的撤退速度。

(贝加尔湖)

其二,贝加尔湖宽广幽深,打捞难度极大。

贝加尔湖拥有2500万年的历史,长度达到了640千米,平均宽度近50千米,面积有320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0米,最深处甚至达到1640米,如此浩渺广阔的湖面,又岂是轻易能够深入到湖底的?

而且,贝加尔湖的湖底淤泥深厚,土质松软。没有高科技的设备,是无法从湖底打捞物体的。

贝加尔湖的湖面也并非风平浪静,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沉船事件,已有数十艘不同船只,因龙卷风和暴风雨长眠于湖底。

面对这样的一个贝加尔湖,即便黄金传言属实,又如何打捞呢?

2009年,俄罗斯官方曾斥巨资启动贝加尔湖的科考工作,发现了湖底有列车车厢以及车轮的残骸存在。但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高尔察克黄金车厢,还没有得到证实。

2010年8月,俄国人又宣布,在400多米深的湖底,发现了一些闪闪发光的金属,工作人员曾试图用微型潜艇取出这些金属,但最终失败了。

因此,关于贝加尔湖埋藏了500吨黄金的传说,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参考资料:《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