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众生相,宁死不降、心如死灰和卑躬屈膝

亡国之君朱梁系列第五篇,终结篇。本期是朱梁亡国篇,亡国众生相,就讲三个人物吧,唐一梁二。

1.宁死不降

胡柳陂之战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李存勖碰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的回家养伤。之后的几年,晋梁两方打得你来我回,不亦乐乎。

改变两国国运走向的是个小人物,他叫裴约,是晋国泽州刺史,他的顶头上司是昭义节度使李继韬。李继韬的老爹是李嗣昭,李克用的养子,真正的根红苗正。可惜虎父养了个逆子。

龙德三年(923年),李继韬在潞州发动叛乱,立刻派人通知朱友贞说要投靠。晋梁二国都是以藩镇起家的,老朱老李之下又有一帮大大小小的节度使,两国没少受其苦。朱友贞得报喜出望外,赶紧派兵接应,准备接收整个昭义镇的地盘。

谁曾想接收过程中出了幺蛾子。

朱友贞任命的泽州刺史董璋兴冲冲地带领人马赶到城下,本以为要喜迎王师,结果当头挨了一阵箭雨。

裴约是个忠臣。史载梁军兵临城下之时,他召集州人泣而谕曰:“吾事故使二十馀年,见其分财飨士,欲报梁仇,不幸早世。今郎君父丧未葬,违背君亲,吾能死于此,不能从以归梁也!”

李继韬,背父叛国,真是天理不容!

有裴约领头,泽州军民据城死守,以微薄兵力抗击强大的梁军。破城之日,裴约亲自带兵于吊桥御敌。战况惨烈,裴将军肚破肠流,强忍剧痛束肠再战,直到壮烈战死。据说后人在吊桥处修建起一座桥,命名为景忠桥。

李存勖得知泽州军情,不禁叹息:“吾于继韬何薄,于裴约何厚?裴约能分逆顺,不附贼党,先兄一何不幸,生此鸱枭!”

李存勖与李嗣昭并肩奋战、兄弟情深,后来李继韬再次归唐,李存勖不计前嫌饶他一命,可是他自己作死,再图反叛,未果身亡。

李存勖向泽州派出了援军,但没有赶上。

2.心如死灰

就在梁军大举向昭义镇用兵的同时,李存勖于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并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史称后唐。

李存勖灭梁的决心和信心已经显露无遗。

小人物裴约在泽州的坚决抵抗吸引了梁军主力,导致了郓州城防空虚。李存勖军,现在不能称晋军,应该称为唐军。李存勖展现战神本色,督军连夜冒雨渡河,一举袭破郓州。

郓州正是东京的门户,郓州失陷,朱梁都城已无险可守。

不管朱友贞能力多么平庸,水平多么差劲,现在也知道李存勖的厉害了。他急忙起用赋闲多时的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全力阻挡唐军西进。

王彦章这时已经六十一岁高龄,他少年从军,随朱温征战四方,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冲锋陷阵无人能及,军中人称“王铁枪”。老王兵出杨村寨,攻克德胜南城,进围郓州外围的重要据点杨刘城,可是屡攻不下,被李存勖援军逼退。

后来老王受人排挤,又被调离前线。唉,大兵压境,朝堂上的权斗还一刻不停。

除了王彦章这路,朱友贞还安排了三路人马。段凝自高陵津进军澶州,掘开滑州南面的黄河大堤,试图以洪水阻挡唐军的推进。原来掘堤这事古代就经常干,所以说乱世人命如草芥啊。董璋出兵石会关,进逼李存勖的大后方太原。霍彦威出兵卫州,进犯镇州、定州。

朱友贞的战略失误在于,这四路人马都试图进攻,没有一路是加强东京防卫的。关键时刻又出了带路党,梁将康延孝投降后唐,将朱友贞的军事部署尽数告知李存勖,并且建议唐军趁虚袭取东京。其实哪里需要他建议,李存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十月,唐军攻破中都,再次临危受命的王彦章被俘。曾在老王手下吃了不少苦头的李存勖亲自接见了他。

李存勖:“尔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

莫欺少年穷,当年你们撵得我们四处奔逃,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情况大不一样了!

李存勖:“尔善战者,何不守兖州而守中都?中都无壁垒,何以自固?”

你可是朱梁第一名将啊,这仗你打得太烂,简直有点惨不忍睹,到底怎么回事?

王彦章:“大事已去,非人力可为!”

大梁气运已尽,别废话了,要杀就杀要剐就剐,老子真心心如死灰。

老王不事二主,被李存勖斩首。

3.卑躬屈膝

唐军攻陷中都后,继而再陷曹州,兵锋直逼东京,朱梁都城已经无险可守。慌乱的朱友贞四处调集勤王军,可是远水不解近渴,真心来不及了。搞笑的是,当初掘开河堤放水现在又阻拦了自家军队,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东京大乱,人心惶惶,连传国玉玺都被偷了。有人建议朱友贞西奔洛阳,皇帝却已没了心气,担心树倒猢狲散。

梁晋世仇,作为皇帝,断无存活之理,朱友贞终究没有自我了断的勇气,于是召来控鹤都将皇甫麟。

“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

这对亡国君臣于建国楼一同赴死。时为龙德三年十月初八(923年11月18日),朱友贞终年三十六岁。

次日,唐军进入东京,入城后李存勖宣布赦免梁朝官吏。此时东京城中,资历最老的有两位,敬翔和李振。二人都是跟随朱温起家的老臣,妥妥的开国元勋。

李振其实是粟特人,和黄巢一样是个落第士子,白马驿之变时曾大力主张将李唐朝臣斩尽杀绝,按说是个狠角色。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东京城破之后敬翔自尽殉国,而带头朝拜新君、屈膝投降的竟是李振,连后唐重臣郭崇韬都直呼看不懂。

朝拜新君的第二天,李振和族人尽数被诛。篡唐而立的朱梁政权彻底完蛋了。

#历史#

?

#历史故事#

?

#历史趣聊#

?

#历史杂谈#

?

#中国历史#

?

#分享历史五千年#

?

#历史文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