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下午,闻士善先生在家中去世,享年63岁。他的离世不仅让无数热爱手工艺的人感到痛心,更引发了对他所坚守的传统技艺的深刻反思。闻士善,不仅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还是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纸伞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他的一生都与那把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油纸伞紧密相连。
年过花甲的闻士善,身患肠癌晚期的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仍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念。从小便与油纸伞相伴,成年后他继承了父辈的衣钵,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门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在他心中,油纸伞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他说过:“油纸伞是中华优秀的非遗技艺。”
闻士善的创作过程可谓繁琐且复杂,但这份复杂正是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在。从上山砍竹子,到最后细致的油漆与烫头,每一步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这位传承人不仅以良好的手艺赢得行业内的高度认可,更因此被称为行业的“天花板”。他的坚持,不仅让闻叔的伞走出国门,还远销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
在他看来,避免传统手艺的失传,必须努力打开市场。他在2018年底开通了名为“闻叔的伞”的互联网平台,短短几个月便获得了17万粉丝,销售额更是快速增长。闻士善的这种商业头脑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显示了他作为传统工匠的先见之明。许多人在网络上关注他的作品,甚至因为他的一条关于油纸伞在台风中毫无变形的视频而赞叹不已,这一瞬间的成就感让他倍感欣慰。
除了手艺,闻士善对文化自信的坚持也让他在各种邀请中坚定拒绝。他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不应该被他人轻易掌控。即便是面临外界的诱惑,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展现出一个工匠对自己事业的无私与真诚。因此,当2019年他的经历被《新闻联播》报道为传统文化转型的代表时,更是将他视为新时代的榜样。
2021年,被国家轻工部邀请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行业标准:纸伞》的制订,这不仅是对他手艺的认可,更是他多年来为保护这一传统工艺所做努力的肯定。自此,闻士善的名字在纸伞界响亮无比,他的伞成了富阳油纸伞的象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近这项古老的技艺。
然而,世事无常,闻士善在去年确诊肠癌晚期之后,他仍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职守。“把油纸伞继续做下去。”这句简单的话语,却承载着他对事业的深厚感情。面对病痛,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将自己所有的心血留给了竹子的骨架和那一层层精致的油纸。
如今,闻士善的离世让无数追随者感到悲痛,尤其是年轻一代的00后学生,他们尚未体验到闻叔的纸伞带来的生活美学,便已经失去了这一位传奇的匠人。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守住这份能够滋养灵魂的传统工艺。不少人感叹,人生就像一把伞,有时风大雨急,但总有办法撑住,坚守初心是对匠人精神最好的诠释。
在察觉到传统技艺面临生存危机的当下,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文化传承中去。或许,闻士善的离开,是一次对我们的警醒,是时候去关注和珍惜身边的传统文化。虽然他的肉体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技艺、信念与坚守将激励更多人去探索与传承。
我们都希望,油纸伞这一文化象征,能够在未来继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就如同为人所熟知的诸多传统技艺一样,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使者。愿闻士善先生一路走好,他的精神永在,给予世人无尽的启示与鼓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