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与赛沃替尼联合治疗:延续EGFR突变NSCLC患者的新希望

在当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基于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已成为一大亮点。特别是在亚裔患者中,EGFR突变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则是这一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项。然而,奥希替尼的持续使用常常伴随着耐药问题,其中MET基因扩增是导致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近日,邵阳市中心医院分享了一位72岁女性EGFR突变患者的成功治疗案例。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近一年后,患者因病情进展检测到MET高水平扩增,随之选择了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的双靶向治疗方案。从2023年3月开始,这一治疗方式使得该患者在12个月内维持了良好的疾病控制,病灶明显缩小,并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整体耐受性良好。

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双靶联合治疗的潜力,也为医学界在面对EGFR突变引发的治疗耐药时,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通过奥希替尼与MET抑制剂赛沃替尼的联合使用,医生为患者创造了一条新的治疗路径,鉴于此疗法能够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这预示着使用双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个关键治疗策略。

研究表明,MET扩增在EGFR-TKI耐药病例中有着显著的比率,尤其是在患者经历一代或二代EGFR-TKI治疗后,比例甚至可能攀升至22%。而在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使用后,约7%-15%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因此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赛沃替尼与奥希替尼的联合疗效显著,为治愈难治型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TATTON研究和SAVANNAH研究均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表明在对经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进展的EGFR突变且MET扩增的患者中,联合治疗可实现良好的客观反应率和更长的生存期。

对于正在经历类似困境的患者来说,这一成功案例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基因背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将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推动双靶向治疗的应用,或许我们能为更多的肺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