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名纽约贝西奖(现代舞奥斯卡),川口隆夫即将揭秘独家舞踏密档

川口隆夫代表作舞踏《关于大野一雄》

提名纽约贝西奖(现代舞奥斯卡)

登陆巴黎市立剧院

印证东西方艺术界对其重构传统的认可

舞蹈宗师大野一雄制作人溝端俊夫

携珍贵资料与您共享

“在这里,触摸到的不是大野一雄的复制品,而是你的灵魂在21世纪的回声——更锋利、更数字、更疼痛。”

2025年北京蓬蒿剧场邀请舞踏家川口隆夫团队

为舞踏深研究者/跨界创作者/多元批判者...

带来独家舞踏密码档案

艺术溯源

舞踏/ BUTOH

20世纪中叶诞生的舞踏(Butoh),由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和大野一雄(Kazuo Ohno)等舞踏艺术家创立,是日本传统美学与现代人文思考的结晶,其拥有1920年代德国现代舞源流的同时,打破西方舞蹈概念,独辟蹊径。舞踏艺术汲取能剧的仪式感、书法的气韵流动与禅宗"空寂"之境,以创新的身体语言回应工业化时代的精神困惑,被誉为"行走的俳句"。70年代后期开始, “BUTOH”开始享誉全球,如今不仅世界各地开创舞踏艺术节,舞踏艺术还走进了学校课堂和教科书......

图片源自Eikoh Hosoe《Kamaitachi》

舞踏艺术家土方巽在田野中即兴表演

舞踏艺术家大野一雄《神秘的身体》

东方美学双生记

比能剧多一分野性

比书法多一寸温度

破而后立

返璞归真

诞生一场身体美学的风暴

舞踏艺术家大野庆人《花与鸟》

表达特质

素白之境

-白妆如未落墨的宣纸,消解个体特征,回归人类最本真的生命状态

素白面容不是遮掩

而是卸下社会身份的宣纸

让每道皱纹都成为

未被驯服的山水脉络

重力诗学

-以塌腰、蜷缩等动作演绎"负重的飞翔",暗合太极拳"舍己从人"的哲学

当你俯身亲吻尘埃

敦煌飞天的飘带逆向生长

化作扎根大地的神经根系

上演一场谦卑者的飞翔

慢速时空

-通过三小时移动一米的极致控制,重建《庄子》"坐忘"的当代实践

极致“慢”的修行

在996时代按下暂停键

用脊椎丈量星辰轨迹

重现《庄子》「坐忘」的当代仪式

座头市

他是日本电影史上最深入人心的角色之一——「座头市」。

他双目失明、拄杖而行,却有一双灵巧的手,以按摩为生,漂泊四方,勉强度日。身份是「座头」,名字是「市」。然而,他的杖中暗藏利刃,以精湛的居合剑术斩杀袭来的恶徒,成为拯救弱者的无名英雄……

舞踏宗师精神传承者

跨界实验先锋

川口隆夫舞踏工作坊

主题:「座头市——空间的意识」

-在黑暗中重构感知

对于依赖视觉生活的普通人而言,「看不见」的境遇往往充满恐惧——甚至一步都无法迈出,只能僵立原地。

但若不再执着于闭合双眼前的「物理空间」,而是逐渐适应「眼前(实为大脑内部)」延展的「晦暗空间」,身体的紧绷便会消解,仿佛与空间融为一体,动作自然流动而生。

身体的意识。

空间的意识。

感官的意识。

身体历经「恐惧」「紧张」「溶解」的淬炼,最终完成蜕变。

-探索身体解构

从闭目站立、行走开始,通过单人、双人及小组协作的肢体探索,切身感受身体转变的历程。虽不涉及真实的剑术对决(Chanbara),但旨在如座头市一般,唤醒更柔韧、更自由的躯体潜能。

日程安排

DAY1:身体意识开发

-通过慢速移动探索身体重心轨迹

-建立三重感知维度:

内在精神层面

肌体物理层面

环境交互层面

经典艺术创作理念:

舞踏艺术家土方巽曾说自己的体内寄居着姐姐的精神,大野一雄则宣称与逝者共舞。

作为土方巽艺术灵感的源泉,芦川羊子如此解构这种创作理念:

"如同雕刻木偶的表演者,同时被更大的存在所牵引。"

-核心训练:

深度闭目行走感知 × 微动作解构实验

DAY2:肌理介质应用

-探索特殊材质(矿物粉/天然粘合剂)对身体的:

触觉反馈影响

运动轨迹改变

空间认知重塑

-材质选择说明:

包含但不限于传统舞台用肌理塑造材料

DAY3:创作实践

-分组共创

动作序列编排

空间关系实验

环境互动剧场构建

DAY4:汇报与交流

理论交流:《静止与流动的身体哲学》

肢体剧场汇报分享

团队简介

导师

川口隆夫 TAKAO KAWAGUCHI

舞踏艺术家

自1996年加入日本最高新媒体艺术团体Dumb Type。2000年开始极具代表性的个人艺术活动,跨越戏剧、舞蹈、影像、美术等领域探索表演艺术的广泛可能性。2008年起展开私人表演系列《A Perfect Life》,并于2013年参加第五届惠比寿影像节。2012年与田边知美共同创作了以舞踏(Butoh)为主题的表演作品《The Sick Dancer》,2013年推出《关于大野一雄》,后者获得纽约舞蹈界最高荣誉贝西奖(现代舞奥斯卡)提名,并于2018年在巴黎市立剧院上演。近年荣膺日本政府最高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助教

小野龙一 RYUICHI ONO

音乐家

现任东京艺术大学艺术未来研究所特任研究员。 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作曲专业,后于同校研究生院美术研究科修毕。以声音与人类关系的“变奏”为核心理念,从事从音乐延伸至美术、表演等领域的跨学科创作。2018年,作为东京2020文化奥林匹亚「TURN」项目艺术家,赴厄瓜多尔进行驻留创作。2024年担任「东京艺术剧场 初高中生创意CAMP 2024 ゲゲキャン」创意总监。近年主要活动《RED WALTZ》(第Q艺术工作室,2022年,与川口隆夫共同创作)、奥能登国际艺术祭2023(日本石川县珠洲市,2023年)、《营地咖喱——不可复制的风味》(东京艺术剧场 WEST剧院,2024年)......

助教

津田健太郎 KENTARO TSUDA舞者

舞者

专业从事舞台音响工作十年,后开始以自身声音为媒介进行即兴声音表演,涉猎噪音音乐、泛音唱法、声音诗、具象音乐等实验领域;逐渐将意识从“外在之声”转向“内在之声”,并由此转向舞蹈领域。舞蹈作品《名为悬空的悬念》(团体「舞蹈之犬 ALL IS FULL」)、声音诗剧《古潭》(团体「音乐诗剧研究所」) ......自2018年参与川口隆夫作品《病态舞者》(The Sick Dancer)起,至其最新作《玫瑰色舞蹈》(Barairo Dance),持续以表演者、共创者等身份深度协作,探索身体与声音的跨界融合。

制作人

溝端俊夫 TOSHIO MIZOHATA

1983年加入大野一雄舞蹈研究所,专业负责日本教父级舞踏艺术家大野一雄、国宝级舞踏艺术家大野庆人国内外公演的制作及灯光设计工作。自1990年代初起,着手构建大野一雄舞蹈档案。2002年出任有限公司冠太(Kanta)代表董事,2004年起参与创立艺术机构BankART1929,2016年成立非营利组织“舞蹈档案构想”(NPO法人),并持续活跃至今。目前致力于从档案资料中创造新价值的艺术项目。

时间

2025年

课程训练:3月12日-14日(14:00-18:00)

展演交流:3月15日(14:00-17:00)

地点

北京蓬蒿剧场

费用

三天工作坊:3600元/人| 早鸟价:3300(名额有限)

单日体验:1400元/人| 早鸟价:1300(名额有限)

早鸟价截止日期2025年3月1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