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中必须要交定金吗,需要交多少呢?如果发生违约现象,又该如何赔付呢?
二手房交易属于大宗商品交易,为确保买方购买诚意,确实需要支付定金。
需要注意的是,二手房交易中,买方应该支付的是“定金”而不是“订金”,二者较大的区别在于:定金是指合同订立前买方支付一定金钱来作为担保,也称为保证金,如果买方反悔,卖方有权不退定金;如果卖方存在违约,买方可以获得双倍定金金额的赔偿。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并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买方交付订金通常会被认为是交纳预付款,买方和卖方任何一方不履行合约都不会出现双倍返还订金的后果,不过,交纳的订金可以返还。
从金额上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定金不能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在此范围内由交易双方协商。
在交定金时需要防范哪些风险?其一,依照房屋成交价格及交易周期,可与卖方商量适当降低定金比例,例如房价500万元,约定支付50万元定金;其二,具备银行资金监管条件的地区,定金应予以监管,在达到划转、支付条件后(例如过户登记后),再由监管银行支付给卖方;其三,应使用银行转账的形式支付定金,避免现金交易,并且,在银行转账时,应在备注栏写明用于购房及房屋地址,以确保定金和合同约定相关联;其四,定金只能支付给卖方本人或具有委托授权的人员,不能支付给其他人。
还值得关注的是,后续买卖双方如果发生违约,应该如何赔付呢?一般来说,买方向卖方交纳定金后,双方会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在此之后,如果买方发生违约,卖方有权不退定金,同时依据《存量房买卖合同》主张违约权利;如果卖方发生违约,买方有权要求定金双倍返还,同时依据《存量房买卖合同》主张卖方违约权利。所以,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购房者应选择正规的经纪公司,在签署合同环节把交易事项、违约责任约定清楚,同时在交易过程中积极保留凭据、证据,以便后期一旦出现纠纷,维权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