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的“黑瘤”,农民直接丢掉,老外却当宝贝

玉米作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原产自中美洲,同样在我国也深受人们的欢迎。在我国,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能够将其当作饲料,它的常用率就跟大米差不多。正常的玉米大家都很熟悉,那你没有见过长着“黑蘑菇”的玉米吗?

其实玉米上长了“黑蘑菇”是因为玉米得了黑粉病,玉米黑粉病就是由于玉米黑粉菌导致的玉米病害,又叫做瘤黑粉病,主要的特征就是在玉米上长出了黑色的瘤子,看起来很像是黑蘑菇,所以在农村就有了灰包、黑蘑菇等别称。这些瘤子的表面会附着许多白色和淡红色的柔嫩组织,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灰白色和灰黑色。当这些组织成熟变大了之后,就会释放出大量的黑色粉末,这些粉末称为病菌厚垣孢子。当这些孢子散落在其他的植株上时,会将这些病菌带到其他的植株上,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以前农户都会将长有黑粉菌的玉米整株掰掉扔在一旁,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暴殄天物的做法。在国外,这些黑瘤子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营养价值高,其口感还很像黑松露,因此在国外也称之为玉米黑松露。

为什么这些玉米病菌能够吃呢?不会有什么危害吗?其实这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菌,而是一种高粱黑粉真菌,虽然它也是真菌的一种,但是它是可以吃的真菌,它外表长得极像发霉的瘤状物,不过其内在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等营养。在我们国家也有专属于它自己的名字,那就是乌米,在国外大多数都将其称为墨西哥松露,因为最先将这些流状物做成菜品的是墨西哥人,他们将这些乌米当作跟蘑菇一样的食物及做法,也差不多加入三明治中,又将其做成酱,据说其地位跟我们的常食用的“老干妈”差不多。渐渐的,我们国家在了解了乌米其中的价值后,也加入了这些瘤状物的大军,且备受追捧,只要出现在市场上很快就抢光的热销品。物以稀为贵,乌米的身价可比玉米本身的价格要高许多倍呢,而且有卖出过五六十一斤的高价。

既然乌米如此受到大众的欢迎,为什么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呢?乌米在之前并不受到农民的欢迎,是因为只要出现了乌米,整株就会没有完整的玉米,这些玉米网没有籽粒的,所以乌米就是减产的象征。而且只要有一颗有乌米的玉米,就会传染到一片的玉米都存在乌米,再加上这些乌米里的玉米黑粉菌会洒落在地上。这片土地种植的农作物都可能会染上玉米黑粉菌,所以对于一种植物上的病菌来说,大规模种植乌米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此外,乌米这种是可遇不可求的小概率现象,对于我们现在的技术来说,想要控制它们的发展还是有些难度的。人工养殖是非常难的,且乌米的产量很低,若是成熟,喷洒出黑色粉末之后是不能吃了的,所以不仅种植难,要对其鲜嫩的时候采摘下来更难。对于这种稀少、有营养价值高的乌米,你有没有吃过呢?如果以后在玉米地里遇到了,可不要因为害怕而轻易放过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