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蟳蜅村,簪花不仅是渔家女代代相传的习俗,更是这座城市鲜活的文化符号。对于当地的年轻女孩晓玲而言,簪花之美从传统走向现代,成为她事业的转折点。这位泉州的宝妈通过直播与旅拍的结合,将这项古老的技艺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实现了每月百万的惊人销售额。
从带货主播到创业者
晓玲的成长故事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她在泉州土生土长,但与簪花的初次接触却是一段偶然的经历。当她所在的公司受邀为一家簪花馆进行直播时,她惊讶地发现,簪花的潜力比她想象中更为巨大。尽管首度直播时有些紧张,但凭借多年的带货经验,以及她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晓玲的直播间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观众,原本平平无奇的簪花馆因此顾客盈门。
“我是不是也可以开一家这样的簪花旅拍馆?”这一念头在她心中不断滋长。她开始意识到,回到家乡后,自己与这份传统美的碰撞不仅是创业的机会,更是情感的归属。晓玲所做的,不仅是推广簪花,更是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与意义。
实现梦想的旅程
2023年,赵丽颖短片的发布让泉州的“蟳蜅女”形象迅速走红,极大地提升了泉州的知名度。晓玲决心辞去带货主播的职位,全心投入簪花旅拍的创业之路,开设了名为“玲曦阁”的簪花馆。她成立了专业的妆造和摄影团队,确保为每位游客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玲曦阁就在泉州开了五家连锁店,抖音的团购销售额更是跃升至每月百万。晓玲自豪地表示:“我一直坚守服务至上的原则,为顾客提供周到的体验,让每一个走进玲曦阁的客户都能满意而归。”
坚持与服务的力量
晓玲认为,成功的秘诀不仅在于经营技巧,更在于对顾客的热情与关心。她的直播间不仅是销售的渠道,更成为了客户感受到泉州文化魅力的平台。很多顾客专程来到玲曦阁,除了渴望体验簪花,更是想与这个热情的老板亲密接触,感受泉州的热情。
“来玲曦阁不仅仅是拍照,更是一次文化的探险。”晓玲常常陪伴顾客,从选择妆造到拍摄,每一个环节她都精心照料,确保他们享受最优质的服务。即使是来自东北的顾客,晓玲也会全程为她加油打气,让她信心满满投入到梨花树下的拍摄。
将非遗传承下去
随着玲曦阁的人气与日俱增,晓玲明白,她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自2008年以来,簪花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名录,但一直鲜有关注。晓玲觉得,唯有通过互联网与直播的形式,她才能把这段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天地,打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壁垒。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簪花,晓玲常常在直播中展示泉州的风土人情,教网友们闽南话,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她时常强调,“我们这里的美,无关性别、年龄,只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
频繁的创新与发展
丽曦阁的持续火爆与晓玲的精益求精密不可分。在旺季,晓玲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一般人一周的辛苦:洽谈业务、直播售卖、顾客服务,她无时无刻不在耕耘。“我最怕的就是顾客在我这里感到失望,因此我会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我的团队。”
在提高销售额的同时,晓玲也思考着如何向其他城市扩展。她设想未来玲曦阁能走出福建,成为全国知名的非遗旅拍品牌。初时的朴素愿望逐步演变成对社会文化的责任感,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游人的欢声笑语、对泉州热爱的赞美都是她努力的动力。
结语:真诚是创业的通行证
经历了一个逐梦的过程,晓玲明白,真诚是她最强大的通行证。今天的玲曦阁不仅是一个旅拍品牌,更是泉州文化的窗口。每一位跨越千里而来的游客,都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与鼓励。她感叹道:“当人们拍完照片对我说‘泉州真好’时,我真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晓玲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非遗也可以创造财富,传承美好,同时传递人们的爱与热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