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材料,当德国制造,遭遇中国速度!中国还落后多少?

百年德国化工,是欧系国化工阵营的代表,德国化工行业曾是全球标杆,但2024年其开工率连续11个季度低于盈利水平,产能利用率仅75.1%;反观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且以年均12%的速度狂奔。2027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有望按照10%的增速超过11万亿元。

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2年德国化学工业总产值约4300亿欧元,其中精细化工占比约25%-30%,即1075-1290亿欧元,约1万亿人民币,近两年持平。表面看,中国似乎正在“弯道超车”,但真实差距究竟有多大?本文将从产业体系、细分领域到全球布局,用数据与案例拆解这场“化工材料卡位战”。

一、产业体系:德国“精制” vs 中国“流水线”

德国化工,高端化与专业化并重,但深陷成本泥潭,德国化工以巴斯夫、科思创等巨头为核心,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工程塑料、涂料、电子化学品、生物医药等产品,技术壁垒高,但近年受能源成本,官僚主义(川普背刺盟)拖累,尤其在鹅乌站队上,被迫掐断了稳而廉价的油气输送,产能持续外迁!

1.俄乌之下,巴斯夫很受伤!

俄乌之下,欧洲能源价格暴涨,仅2022年巴斯夫的能源成本增加了32亿欧元,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成本上升占能源成本总体增长的69%。

曾经灯火通明德国路德维希港

巴斯夫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减成本,如关闭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工厂的TDI部分化工产品装置,计划裁减约2600个职位;尽管如此,到2024年宣布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家主要生产草铵膦除草剂的工厂,还宣布将停止在路德维希港基地生产己二酸和几个下游产品,以及出售食品和健康功能配料业务。

巴斯夫被爆锤几年里,加快了湛江100亿欧元的一体化石化项目,加快了动力电池材料业务在中国的扩张(巴斯夫杉杉),将目光投向更具潜力和稳定性的中国及亚洲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2.拜耳材料业务开启拆、甩、卖!

2018年拜耳完成分拆出售科思创的程序,彻底剥离了材料科学业务,再到2024科思创以117亿欧元被卖ADNOC,百亿欧元的材料业务,百年的积累,几年时间就不玩了!不止这些,2019拜耳以7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动物保健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Elanco Animal Health。同年,拜耳完成了将化工园区运营商Currenta股份出售给麦格理基础设施和实物资产(MIRA)管理的基金的交易。

科思创的易主

这几块业务体量就有两百亿欧元的规模!塑料君遥想曾经科思创的聚碳酸酯PC料,跟SABIC一起垄断全球高端市场,苹果手机配件、德法美系车,如车灯、内饰材料,均依赖其供应,如今德国本土工厂开工率不足80%,部分产线已转向中国,加入龙哥的互卷节奏。

如今的拜耳更多的聚焦生物医药领域,西药有更高的技术门槛及高毛利,护城河极高,甩掉这些化工材料业务的包袱后,拜耳公司的股权,越拆越值钱,2022年8月,在淡马锡(Temasek)以30亿欧元(48亿新元)收购德国生命科学公司拜耳(Bayer)的3.6%股权,从估值来看,拜耳接近千亿欧元。

3.曾经的德系化工三巨头赫斯特,多次拆卖重组后,早已渡洋,变成了美资公司!业务重心集中在美国及亚洲,上篇文章有提过,本次略过。

4.德国赢创:一家全球性的特种化工公司,2024世界化工企业50强第21位,业务涉及智能材料、工业中间体和消费特种品等领域,在工程塑料、聚合物添加剂、高性能涂料等方面有较高的知名度。赢创2024年营收1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1174 亿元),与2023、2022年基本持平,但销售价格同比平均下降2%,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20.65亿欧元,同比增长25%;全年实现净利润仅2.22亿欧元。

在原料成本增加及销售价格下调的双重挤压下,2022-2024年赢创剥离功能材料业务部门的所有业务线,包括超级吸水剂、功能解决方案和功能中间体等。此外,赢创近年来还出售了甲基丙烯酸酯、三丙酮胺(TAA)衍生物等多项业务。

二、中国规模碾压,大而不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国,2023年总产量达3577.2万吨,占全球约40%。2024年预计主营业务收入超2982亿元,中国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但行业集中度极低(CR10不足30%),企业多扎堆中低端市场。如涂料行业CR3仅9.7%。主要集中低端,建筑涂料占比48%(主要为内墙涂料),工业涂料(汽车、船舶等)占比提升至40.7%

德国是欧洲涂料市场核心国家,2024年欧洲涂料25强,德国企业占11席(如巴斯夫、DAW)。以高端工业涂料(汽车、机械)和环保型装饰涂料为主,水性涂料占比超60%。

利润水平,中国2023年利润总额237.4亿元,同比增长9.5%,但利润率仅5.8%。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大,外资仍主导高端市场(如汽车、3C涂料),灵魂拷问,中国涂料产值是德国的3倍,为何利润率仅为德国企业的一半?

国产化方面,外资立邦、PPG占据前三,本土三棵树虽崛起,但高端汽车漆、工业防腐涂料仍依赖进口!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工业涂料国产替代加速如风电、光伏涂料,新能源汽车涂料需求激增。但外资仍占主导(如PPG、阿克苏诺贝尔)。德国市场汽车涂料(占工业涂料65%以上)、船舶涂料、高端装饰涂料。德系巴斯夫、德爱威、拥有德系基因的阿克苏诺贝尔凭借百年技术积累和高端品牌形象,产品定价显著高于中国市场同类产品。

德国涂料行业凭借技术垄断和高端定位维持高毛利,但中国龙头企业通过成本优势和本土化创新正在缩小差距,短期看,德国企业仍主导高端市场,但长期中国有望在规模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结构性反超。

三、细分赛道:从“塑料战争”到“涂料江湖”

1. 塑料:国产的“逆袭”与“天花板”

万华化学MDI(聚氨酯原料)产能全球第一,市占率超30%,曾打破德国巴斯夫垄断,其他精细化工品、工程塑料也是全线开花,有中国巴斯夫之称。高端工程塑料品类,如长链尼龙、特种工程塑料出现了金发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材料技术水准也进入全球第一队列。

2. 涂料:立邦的“中国主场”与三棵树们的“农村包围城市”

立邦在中国建筑涂料市场占比超5%,而三棵树凭借性价比抢占三四线城市,但汽车漆领域90%份额仍被PPG、巴斯夫把控。魔幻的现实,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涂料,却造不出一瓶高端汽车漆?

3. 精细化工:7万亿市场的“虚假繁荣”?

中国精细化工规模已达7万亿元,但电子化学品、特种工程塑料等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超50%。例光刻胶被日本JSR、信越垄断,虽中国南大光电刚突破28nm工艺,而德国默克已量产5nm产品。电子材料方面,特种工程塑料用于半导体封装用的LCP、电子级PPO、PEEK、PI等中国基本已经全系突破,产能在爬坡过程中,持续扩张。

四、全球布局:德国“撤退”与中国“出海”

收缩:因本土成本高企,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湛江建一体化基地,生产工程塑料和汽车涂料,直接服务中国新能源车企、家电、3C类企业。

中国的野蛮生长:以三桶油、万华化学、中化系、金发、恒力等为代表的各路化工公司,到处圈地建厂,一路高歌发展,新化工厂项目雨后春笋,国内市场卷的卵朝天,逐步挤兑并取代欧美化工公司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只要被中资公司图片才化工产品,那么,欧美化工公司在中国,要么本土化布局互卷,要么逐步出局。出海方面,中国化工企业海外营收占比不足20%,且多集中于东南亚、非洲等中低端市场。那么,中国化工企业敢去欧美市场虎口夺食吗?

五、卡脖子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生死时速

一是设备之痛,高端反应釜、精密催化剂仍依赖德国耐驰、瑞士布赫。例如,中国某头部化工企业,曾引进一套德国聚合设备,价格是国产的10倍,但良品率从60%提升至95%,那么,若德国断供高端催化剂,中国化工会影响吗?

其次标准之争,德国化工产品通过欧盟REACH认证即可通行全球,而中国标准在国际市场认可度低,出口常因环保指标不被认可,被退回。就产品检测机构而言,德国的TUV权威性等同于SGS,报告一出,产品通行全球,国内一些机构出的报告,由于出现过浑身摸鱼放水的历史,经常不被认可,退货也是很常见。

六、十年之约,谁会笑到最后?

德国化工强在技术护城河,中国胜在市场规模+迭代速度。短期看,中国在传统大宗品领域已实现替代,但部分高端材料仍需5-10年全面突破;长期看,若中国能解决创新机制、低端内卷问题,再高端爬坡量产、全球化布局(如收购欧美品牌)。中国有望在规模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结构性反超!化工材料或可重现高铁、光伏、新能源汽车的逆袭神话!

互动话题:你认为中国化工材料的最大短板是什么?政策扶持、企业研发,还是市场生态?评论区见!

关注、点赞!转发!塑料君做下期文章更有动力!

原创不易,未授权,自媒体不要复制文章外发。

如果你对这些工程塑料感兴趣,关于成本、规格、性能和项目,添加塑料君。

  1. 塑料UL黄卡,如何看懂?这篇就够了!
  2. 一文看懂TPU聚氨酯!聚酯、聚醚、脂肪族、芳香族全搞懂!
  3. 一文读懂聚甲醛POM,工程塑料届的三哥!
  4. 一文读懂铁氟龙,PTFE、ETFE、FEP、PFA、PVDF有什么区别?
  5. 聚醚醚酮PEEK,与PAEK、PEK、PEKEKK有何区别?
  6. 文解读PPS聚苯硫醚,被低估还是低价值?
  7. 工程塑料天王,一文解读PAI、PI、PBI、 TPI、PEEK材料!
  8. 一文盘点15种尼龙,聚酰胺PA家族,到底有多少种塑料?
  9. 涨价的POM,中国留给美日韩厂商的机会不多了!
  10. 化工材料相比德国,中国还落后多少?
  11. 工程塑料的“跨界战争”:与金属材料的“恩怨情仇”!

--------------------------------

  •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图片来自公开资料,部分引用网络!
  • 如出现错误、欢迎指正!
  • 如有侵权请联系塑料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