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普京犯大错,总统叶利钦沉默许久,问:知道我为何器重你吗

1998年8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解散刚刚成立两个多月的斯捷帕申政府,并任命安全会议秘书兼联邦安全局局长普京为政府的第一副总理和代总理,同日叶利钦向国家杜马提名政府总理候选人。

8月16日普京在国家杜马顺利过关,批准他担任总理一职,普京从此一路高升直至位及俄罗斯总统宝座至今。

普京曾经因为私人的缘故,对叶利钦做出一件“十分出格,任意妄为的忤逆”的事情。

但是叶利钦最后还是选择原谅了他,性格多变、擅长玩弄权术的叶利钦究竟为何会如此青睐毫无背景的普京呢?

宴会初识,慧眼识珠

弗拉基米尔·普京,1952年出生于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布市(现名为圣彼得堡市,有“北方首都之称”)。

大学时,他就读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国家安全局,也就是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克格勃的情报机构任职,后经恩师索布恰克提携在圣彼得堡谋得副市长一职位。

1994年10月,正值叶利钦当任俄罗斯总统期间,莫斯科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焦头烂额的叶利钦心情实在郁闷,正打算外出活动释放一下压力。

正好,此时圣彼得堡市市长索布恰克提出举办打猎的活动,应其邀约,叶利钦出席了该活动。

叶利钦未来之前,圣彼得堡市的主要领导人物都已经提前在活动现场等待总统的到来,唯独副市长普京迟迟未到。

叶利钦对此极为不满,声色俱厉地询问道:

“你们的副市长呢?怎么还没有到,难道要我这个堂堂的总统等他吗?”

在场的人员不敢正面回复叶利钦,惧于他的权势地位,只是在旁边窃窃私语道:

“是呀,那个普京平时就总是迟到,每次都要大伙等他,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

看似人畜无害的答复,实则暗藏杀机。

这些人因为妒忌普京年轻有为,早就想整治一下他,这次暗搓搓地给普京穿了一次小鞋。

话音刚落,风尘仆仆的普京走了进来没有丝毫的慌张,对着前来的总统叶利钦打了招呼,便在大家伙的身边坐了下来。

叶利钦本来想着训诫一下迟到的普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面对一国之首,竟然没有一丝胆怯,这倒反而引起叶利钦的注意,他便没有多加责备普京。

活动进行得很愉快,大家围在篝火旁喝着酒,放声歌唱,大口吃着肉。

突然,在离叶利钦不远处出现了一头硕大的棕熊,叶利钦被吓得眼镜都掉了,身旁的人赶忙借着帮助总统寻找眼镜的借口躲在桌子底下。

此时的普京一言不发,随手拔出腰间佩戴的枪支,瞄准棕熊就是一顿扫射,显然棕熊没想到会有如此一击,毫无反抗之力就倒下了。

此事件对叶利钦来说很震撼的,在生命遭受巨大威胁之下又突然得救,其中的兴奋难以言说。

更加让叶利钦惊喜的是,身边居然有这么一个临危不惧,英勇果敢的下属,他很是欣赏,这就是普京与叶利钦的第一次相遇。

不知道这次危险事件是真的事发偶然,还是刻意安排的,无论如何叶利钦记住了这个有着健硕身材,不苟言笑的小伙子——普京。

整件事也让叶利钦觉得普京是能够打拼、足以扛大事的人,这也是后来他不断提拔普京的原因之一。

勇敢解救,为报师恩

普京在大学时期就读法律系,但是毕业之后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以检察官或者律师作为职业,他反而请求自己的老师索布恰克帮忙安排到国安局工作。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正式作为国安局的员工入职工作了好几年。

虽然俄罗斯的国安局在世界挺有名气,但是其名声并不好,所以在普京退出国安局后,想在政坛谋求一职半位,却没有人愿意“收留”他。

而此时他在大学期间的老师,也就是帮忙介绍他进入国安局的索布恰克,已经在俄罗斯政坛闯出一片天地,并已担任圣彼得堡市的市长。

普京马上着手联系昔日的恩师,索布恰克果然是普京的伯乐,他再一次帮助了往日的学生。

虽然,官员中很多对普京的“克格勒”特工身份心有所芥蒂,不愿意与普京共事,但是索布恰克力排众议,愣是把普京安排到圣彼得堡市副市长一职位。

因此,普京一直很感谢恩师对自己的帮助。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索布恰克对于普京来说就是伯乐,而且这个伯乐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了他,无论如何老师的这份恩情普京始终铭记于心。他告诉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报答恩师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1991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时代就此结束。

俄罗斯进入叶利钦时代,而此时也是普京的恩师索布恰克“霉运”的开端。

索布恰克与叶利钦素来不对付,两个人是政坛上的宿敌,双方对彼此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随着叶利钦的掌权,索布恰克很快迎来了自己在政坛上的下坡路。

但是索布恰克也不是逆来顺受的性格,他打算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夺取权力,没成想计划失败,随之受到叶利钦软禁的报复。

索布恰克此次计划并没有把学生普京牵连起来,所以普京在这次政变中并没有受到惩治。

但是看到恩师遭受如此待遇,为了表达对索布恰克的支持也为了报答昔日的恩情,普京向上级递交了辞职信,表示愿意辞去副市长的位置。

普京辞职的消息很快传到叶利钦的耳里,因为此前的“英勇救助”事件让叶利钦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叶利钦平日里对普京也比较关注。

面对普京的离职,叶利钦没有说什么只是劝告他好好想一想再决定。

正在软禁中的索布恰克得知普京辞职的消息,运用仅存的一点人脉关系打点身边的侍卫,争取到了和普京见一次面的机会。

“你要是真心帮助我,你就不要辞职,要韬光养晦保存实力,这才是对我最好的帮助,而且叶利钦也需要你这样能干的助手,收回你的辞呈,好好干下去!”

索布恰克对着普京语重心长地说道。

普京没有对老师说什么,他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昔日的我只是一介平民,因为有老师的帮助,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如今老师却身陷囹圄,我可不能做事不管,究竟要如何是好呢?”

普京陷入了沉思。

多日的思索,终于让普京想到一个“胆大包天”之计。

他不动声色地找到波兰爱西波航空公司的总裁瓦涅塔那(普京曾经在当特工期间挽救了他女儿,故此有交情),要求他提供一架飞机。

瓦涅塔那在了解缘由后,心里直发毛,这可不行呀,被发现可是大罪!

但是看到普京坚定的眼神,他实在不忍拒绝,毕竟当初可是普京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的女儿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的。

这个莫大恩情应该要回报他的,怎么既不违法又可以帮助普京呢?

混迹职场多年、见惯大世面的瓦涅塔那想了个圆滑的方法,他以租借的方式把飞机给了普京。

普京在安排好所有事宜后,直接奔向索布恰克被软禁的地方,把索布恰克接了出来直接送上飞机让其飞往法国。

索布恰克出逃一事很快就汇报到了叶利钦那里,叶利钦十分生气,他震怒地吩咐手下的人召见普京前来会面。

普京心里七上八下的,觉得难逃一劫,此事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

几年的特工经历使得普京养成了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职业素养,他如同平日到叶利钦办公室般,不紧不慢地前往并准备接受叶利钦的惩治。

叶利钦没给普京好脸色,面对前来的普京,他沉默许久后对着普京说道:

“知道我为什么器重你吗?”

普京自知犯了大错,也实在找不到借口辩解,于是没有回复叶利钦的质问。

叶利钦眼见普京没有回复,他直接说道:

“从第一次见到你,面对凶猛的棕熊,你毫无畏惧而且把我救了,再到我把你恩师软禁,你不畏惧我的命令把他救了,原本我以为你会一起出逃,没想到你还敢前来见我,我虽然很生气,但是你这种勇气不是一般人所有的,你不但不怕索布恰克的牵连,还冒险把他救了出来,足以证明你是有情有义的人,我并不舍得处置你,好好干下去吧,年轻人!”

普京自然明白叶利钦对自己所说的话,也就是自己逃过这一劫了。

他过人的胆识救了他,还有叶利钦的大度豁达救了他。

如果换个人或许结果又不一样了,所以说,成功者必有其成功之处,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承上启下,执掌政权

叶利钦赏识普京不但是因为普京的性格坚强,作风硬派,其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发现了普京最大的闪光点“忠心耿耿”。

这对于叶利钦“全身而退”很重要,他要保证自己“功成身退”不被秋后算账,所以普京是个值得信赖的人选。

1999年8月,叶利钦在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普京予以高度评价,表示自己早在普京任职圣彼得堡市副市长的时候已经认真地观察他,还说普京,

“拥有丰富的国务工作经验,能够依靠广泛的政治力量团结社会,确保俄罗斯的改革得以继续,对普京充满信心,希望人们在未来的大选中对普京给予信任和支持!”

从发言来看,叶利钦这番话就是等于公开宣布支持普京,普京是他选中的接班人。有了总统的背书,普京的升迁之路畅通无比。

1999年12月31日,莫斯科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提前宣布辞职,并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在谈到自己为何做出如此决定时,叶利钦表示:

“我之所以决定提前辞职,是因为我明白了,我必须这样做。俄罗斯应当由具有智慧,精力充沛的新政治家带入新世纪”。

并且他强调自己辞职并非因为健康的缘故,由此可见,叶利钦对于提拔人才不拘一格,独具慧眼,另辟蹊径。

名不经传的普京在俄罗斯政坛出道时间短、资历浅,按照传统的选人惯例是很难实现的,这其中有叶利钦的出色眼光,也和普京的个人性格也分不开。

普京受过法学专业的高等教育,做过情报工作的普京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他沉默寡言,处事谨慎,工作努力,办事果断,外表谦和。

而且他从不好出风头,不炫耀个人作用,不大肆声张,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在电视上抛头露脸,新闻媒体也很少有关于他的报道。

叶利钦与普京任期都存在着车臣战争的问题,俄罗斯独立后先后发生两次战争(车臣战争),车臣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一个共和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高加索山的北侧。

向来信奉伊斯兰教的车臣人与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不论在种族及文化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车臣内部的独立声浪一直不绝于耳。

车臣问题一直久拖不决,叶利钦时期由于受苏联解体,社会剧烈转轨以及巩固自身权力的影响,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巩固政权上,从而不惜容忍车臣势力做大。

后期,当他意识到车臣势力做大会危及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最终危及到自己的权力时,却已经回天乏术了。

普京受命于为难之际,1999年俄罗斯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社会稳定,国家综合实力也显著增强,这使得普京能够腾出手来解决车臣的问题。

他在车臣问题上采取了极为强硬的立场,亲自领导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为俄军掌控主动权奠定了基础,先后制订一系列措施,最终在车臣战争中一举取得胜利。

车臣之战也开启了普京在俄罗斯个人的“强人执政”时代,普京交出的“完美答卷”也证明叶利钦当年没有选错人,他是迄今为止俄罗斯人支持率最高的总统。

参考文献:

[1]周洁,白木.普京凭什么打动叶利钦[J].公共关系,2001(3):49-50.

[2]许宏治-《人民论坛》1999年9期叶利钦扶持普京接班人地位不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