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奇怪现象,建房屋要坐北朝南,皇帝也要坐北朝南,为什么?

中国的很多习俗在今天看来都是陋习,是需要改进的,因为这些陋习往往是根据一些迷信的思想建立的,但是,也有一些习俗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在今天看来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说古代的“坐北朝南”的思想。

古代的时候人们修建房屋要“坐北朝南”,也就是说房子背面朝北而正面朝南,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因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房屋的正面朝向南总是会得到比北面更多的阳光,正所谓“山南水北为阳”嘛!古人并不知道现在的地理知识,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往往是几代人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出来的,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时总会让人感到舒服,古人又怎么会不知道阳光是个好东西?

而因为“坐北朝南”这样的房屋极具地理优势,所以这样的房屋一般被称为“正屋”,给一家中最尊贵的人居住,中国自古重视孝道,所以正屋一般由长辈居住,而东西向的房屋因为采光并不是很好,所以称为“东厢房”“西厢房”,我们经常在小说里看到的“厢房”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我国冬季吹得是北风,所以房屋“背北”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躲避冬季寒冷的北风。这样看来我国房屋坐北朝南的习俗是很有科学依据的,那么,古代的皇帝又是因为什么要坐北朝南呢?他们可不用“采光”啊。

在当时科学尚未发展的情况下,人们为了解释一些普通道理无法解释的现象创造了很多东西来帮助自己解释一些困惑,所以“五行八卦”等事物应运而生。按照“五行之说”的解释,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为土,皇帝是“真龙天子”,在中国古典神话中龙是掌管水的天神,那么皇帝的属性应该是水,而水火相克,火为南,皇帝当然要克制自己的敌人了,所以皇帝“坐北朝南”,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很牵强,最起码不具有任何科学性。

《周易》中也有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这本书中认为五行八卦中“离卦”象征光明,而离卦为“南方之卦”,所以皇帝要坐在北面,面向南面处理政事,这就意味着面向光明,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这个寓意倒是挺好的。而与此相应的有一句话是“南面称帝”,其实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登基之后要面朝南面。

那为什么又要“坐北”呢?这就是纯粹的迷信思想了。首先,《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北,乖也。二人向背。”既然二人“向北”了,那么还有什么好结果吗?所以“北”字首先在寓意上就输给了“南”。另外,“北”在文言中的意思是“背”,古代多战争,战争有输有赢,赢的一方乘胜追击,输的一方落荒而逃,怎么逃?当然是背对着敌人逃了,所以“北”还有“失败”的意向。秦汉以后更是出现了“败北”一词,《史记》中描写项羽时说他“未尝败北”,这个“败北”就是“失败”的意思了,这个词甚至沿用到今天,那么“北”的含义就更不好了,试问那些雄心勃勃的统治者们怎么会甘心“败北”呢?所以“北”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与“南”的尊位相对应的卑位。

因为南面是尊位,所以皇帝见臣子、长辈见小辈甚至上司见下属都是皇帝、长辈、上司坐在北面面向南面,对应的低一级的就要站在南面面向北面,所以有一句话“北面称臣”就是这么来的。

同样是在《史记》中,项羽抓了刘邦的老父亲要挟他,说要吃了他的父亲,刘邦是怎么回应的呢,他说自己和项羽都是朝向北面臣服于楚怀王,二人是兄弟,要项羽分他一杯羹。当然此句的重点不在刘邦要分一杯自己父亲的血肉做得羹上,而是在于二人“北面称臣”上,所以后来“北面”又引申出了投降、认输的含义。

总之,不管是巧合还是什么,“北”象征的意义总是被迷信的古人和不吉利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所以“北”的卑位一直坐到现在都没有站起来。

其实帝王要“坐北朝南”这件事根本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纯粹是落后的迷信思想罢了,要不然封建王朝的皇帝一直“面南”向着光明,又怎会不断地出现朝代更替的现象呢?

文|江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