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网红“芬达”被杨坤起诉后续!发视频亮农民身份,网友不买账

四川芬达,这个因模仿杨坤唱歌而在网络上走红的搞笑博主,最近却被杨坤老师告上了法庭。消息一出,网友们的第一反应竟是认为杨坤老师“玩不起”,才会采取这种举动。然而,当这些网友们纷纷涌向网红账号声援时,里面的内容却让他们震惊不已。

不少网友留言:“明明是杨坤老师告晚了!” 他们还看到四川芬达哭诉自己是没有文化和背景的农民,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犯了错。可事实上,网友们早已看穿了真相。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原本支持四川芬达的网友纷纷转身反对他们呢?这些视频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如今,网络上模仿明星的风潮越来越盛,随便模仿一个明星,稍微有点相似,就能收获大量点赞。一个博主如果模仿得像点,几万点赞简直是手到擒来。但这样的小事,杨坤老师应该不至于大张旗鼓地起诉吧?

四川芬达显然认为不至于如此。于是,他们不仅公开了杨坤老师的起诉书,还义正辞严地控诉杨坤的“罪行”。他们表现得非常无辜且愤怒,这让不少人都不禁认为杨坤老师错了。

他们在主页上写道,无论这件事最后如何,他们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这种态度似乎明确传达出“我们没错”的信息。

他们详细描述了接到法院传票的经过,甚至连开庭客户端的下载都提到,信息看起来异常正式,让他们一开始完全没怀疑。然而,经过反复确认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这并非恶作剧,而是一起真实的法律诉讼。

事情的起因,是他们在视频中提及了杨坤的一些歌词。四川芬达认为,自己发布的视频非常受欢迎,但发布不到十几天,视频却被下架,账号也被封禁了长达一周。要知道,网络时代,若没有及时发布新作品,很容易被观众遗忘。尽管视频下架,网友们依然纷纷私信他们催促更新。

解封后,他们并没有关注视频被下架的原因,而是响应了网友的号召,继续发布相关内容的视频。但没想到,这反而引来了更长时间的封号。

正值春节,他们决定停更,等待解封。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法院传票接踵而至,事情变得愈加复杂。

在封号期间,网友们关心他们为什么消失,不开直播,他们也只能无奈解释,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然而,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可能是,他们希望借此“告状”,让网友们支持自己,理解他们为何被封号甚至被告上法庭。

翻看四川芬达的主页视频,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用一些热门事件进行模仿,虽然演技浮夸且带有讽刺意味,但正是这种风格吸引了网友。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几乎可以看出他们对杨坤的喜爱。然而,视频中的“模仿”,也让网友们质疑:这算不算恶搞?

杨坤老师的歌曲《扔泥巴》被他们用带有东北口音的调子演绎,配上夸张舞蹈,简直像是在恶搞。网友们纷纷表示,杨坤老师有大度,如果是他们早就起诉了。谁能容忍自己的作品被这么恶搞呢?

显然,第一次封号是杨坤老师的警告,而四川芬达却未曾收敛,甚至继续加入了对那英老师的模仿。此时,网友们已经开始质疑他们是否真的了解“尊重”二字。

四川芬达坚持自己并没有侵犯杨坤的权益,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提到杨坤的名字,也没有进行恶意批评,甚至认为很多人都在模仿,为何只有他们被起诉?然而,这一次,网友们的态度出奇一致,纷纷支持杨坤老师。

其中一些网友翻阅过去的视频,发现四川芬达在没有被起诉前称杨坤为“阿坤”,而在事情发生后,才改为“杨老师”。这种细节反映了他们对杨坤尊敬与否的态度。

更有网友直言:“为什么出了事就开始提自己是农民?难道是想博取同情吗?” 他们更调侃说,如果四川芬达每天发布一个道歉视频,连续更新一个月,杨坤老师肯定会原谅。

这件事也给大家一个深刻的教训:在自媒体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追逐名利而损坏他人的形象。媒体行业有自己的规矩,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娱乐效果就忽视对他人的尊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