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官方会议征稿 | 网络、通信、IT领域 !

1

会议简介

CNCIT 2025已进入IEEE官方会议列表:

https://conferences.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conferences/conferencedetails/65643

2025年第四届网络、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CNCIT 2025)将于2025年7月4-6日在中国无锡举行。该会议由无锡学院主办,无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承办,IEEE,IEEE南京分会赞助;该会议将在无锡学院举行。

在即将举行的该次会议上,我们邀请到学术领域的知名教授将与参会者分享在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新和研究成果。会议将主要以知名专家的主题演讲和作者的同行评审的论文报告为特色。此外,还将为参会者安排社交活动或学术访问,以促进该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与合作。

2

出版与检索

被录用的文章将被收录在CNCIT 2025会议论文集里,由IEEE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所有文章都将进入IEEE Xplore数据库,并提交EI核心,Scopus及CPCI (ISTP)检索。

该会议前三届接受的论文,已全部100%成功出版,并于出版后1个月左右全部100%完成EI核心和Scopus检索!

(往届出版及检索记录请访问会议官网History页面查看)

3

投稿方式

1.线上投稿系统: https://cmt3.research.microsoft.com/CNCIT2025

2.投稿邮箱: cncit@applied-computing.net

投稿指南: https://cncit.net/submission%20guideline.html

4

大会主讲嘉宾

Keynote Speaker I

张真诚教授, 逢甲大学,中国台湾 (IEEE Fellow)

张真诚教授在密码学、多媒体图像处理等领域从事不同的研究,并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30多本书。张教授与国家科委、科技部、教育部、交通部、经济部等政府部门合作项目100余项,拥有专利23项。他曾在50多所学术机构担任名誉教授、咨询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并获得母校颁发的杰出校友奖。培养博士后7人,博士生66人,硕士生200人,其中大部分在国内或国际重点大学担任学术职务。他曾担任《信息教育》杂志的主编,该杂志旨在为中学教师提供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材。他是台湾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创办了中国密码与信息安全协会,加速信息安全的应用和发展,并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他还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的最高引用奖、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的杰出学者奖、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他于1998年当选为IEEE和lET会员,2020年当选为CS会员,2021年当选为AAIA会员。

Keynote Speaker II

杨鲲教授,南京大学,中国 (IEEE Fellow)

杨鲲教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他目前是中国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讲座教授,领导智能网络与通信研究所(NINE),并隶属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和通信,以及边缘计算。他特别对未来通信系统的能源方面和无线人工智能感兴趣。他曾管理由英国EPSRC,欧盟FP7/H2020和行业资助的研究项目。他发表了500多篇论文,申请了50项专利。他在许多IEEE期刊(如IEEE WCM, TNSE, TVT, TNB)的编辑委员会任职。他是IET智能城市杂志的副总编辑。自2019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GSMA GLOMO奖的评委。他是IEEE ComSoc的杰出讲师(2020-2021),并获得了IET成就奖章2024。他是欧洲科学院(MAE)的成员,IEEE的成员,IET的成员和ACM的杰出成员。

Keynote Speaker III

马懋德教授, 卡塔尔大学,卡塔尔

马懋德教授,IET院士,1999年获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学位。现为卡塔尔卡塔尔大学工程学院研究教授。在加入卡塔尔大学之前,他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教20多年。他有广泛的研究兴趣,包括网络安全和无线网络。他领导了26个由各国政府、工业、军事和大学资助的研究项目。他指导了25名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他曾担任100多个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技术专题讨论会主席、教程主席、出版主席、宣传主席和会议主席。他是200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项目委员会成员。马教授发表了50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其中包括250多篇期刊论文和约250篇会议论文。他编辑了一些技术书籍,并编写了超过28个书籍章节。他的文章在b谷歌Scholar上被引用超过10,000次。他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了90多个主题演讲和10个教程。马教授目前担任《国际计算机与通信工程杂志》和《通信杂志》的主编。他还担任IEEE通信调查和教程的高级编辑,以及国际无线通信和移动计算杂志和国际通信系统杂志的副编辑。马教授是IEEE通信学会资深会员,也是ACM会员。他现在是ACM新加坡分会主席。他于2013年至2016年和2023年至2024年担任IEEE通信学会杰出讲师。

Keynote Speaker IV

刘家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中国

刘家佳,西北工业大学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副院长)。2020年起任西安无人系统安全与智能通信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主任。2013年至2018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工程学院正教授。他在许多高质量的出版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同行评审论文,包括著名的IEEE期刊和会议。他获得了IEEE ComSoc 2020年学术界最佳YP奖、IEEE VTS早期职业奖、IEEE ComSoc 2017年亚太杰出青年研究员奖、IEEE ComSoc 2019年亚太杰出论文奖、2012年Niwa Yasujiro杰出论文奖、IEEE 2016年和2019年GLOBECOM、2012年和2014年IEEE WCNC、2019年IEEE WiMob、2018年IEEE IC-NIDC等众多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他一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如担任IEEE无线通信学报(2018年5月至今)、IEEE通信学报(2020年9月至今)、IEEE计算机学报(2015年10月至2015年6月)的副主编。IEEE车辆技术汇刊(2016.01 - 2017.01);IEEE网络编辑(2015年7月至今),IEEE认知通信与网络学报编辑(2019年1月至今),IEEE计算新兴话题学报(TETC), IEEE网络杂志,IEEE物联网(IoT)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的客座编辑,并担任HPSR 2022总主席,IWCMC 2023总联合主席等众多国际会议的技术方案委员会。并担任2017年GLOBECOM AHSN研讨会、2018年ICC CRN研讨会、2019年ICC AHSN研讨会的联合主席。他是IEEE IOT-AHSN技术委员会主席,也是IEEE通信协会和车辆技术协会的杰出讲师。

Keynote Speaker V

袁晓军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袁晓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机器学习、无线通信等,包括但不限于多天线与协同通信、稀疏与结构化信号恢复、贝叶斯近似推理、网络编码等。他在相关领域的主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130多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他曾参与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项目。自2017年以来,他是IEEE通信交易的编辑,也是IEEE无线通信交易的编辑(2018年以来)。他是2014年IEEE国际通信会议(ICC)最佳论文奖的共同获得者,也是2017年IEEE绿色通信与计算技术委员会(TCGCC)最佳期刊论文奖的共同获得者。

Keynote Speaker VI

陈庆春教授,广州大学,中国

陈庆春,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他是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智能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至2018年任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正教授。他发表了150多篇同行评议论文,包括著名的IEEE交易/期刊和会议。他是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他曾获得中国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先资助,并获得中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IEEE全球通信会议最佳论文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物联网、传感与智能信息处理。曾担任ICCCS 2023、ICCCS2024、ICCET2025等国际会议总主席等技术项目委员会委员。

5

征稿主题

智能协作网络

车载自组织网络

未来互联网与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

网络架构

5G和6G通信

通信信号处理

通信理论

微波工程

计算机通信网

IT软件开发和方法论

信息检索和数据库系统

信息论

安全与信息保障

更多会议主题: https://cncit.net/Call%20for%20paper.html

6

投稿须知

1.会议的官方语言为英语,请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

2.请严格按照模板的格式修改文章格式(最好是在模板的基础上替换原文内容)。

3.文章页数要求双栏不少于5页。

4.审稿周期为3-4周左右。

6.论文模板下载(WORD版本/Latex版本)

7.投稿后3-4周内出结果,审核快的话,1-2周之内就能出结果,早投稿早审核,早发录用通知。

7

往届历史

8

联系方式

会议官网: https://www.cncit.net/

会议邮箱: cncit@applied-computing.net

微信咨询(推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