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人觉得项羽败给刘邦是以下几个原因。
1.项羽刚愎自用,不会用人,刘邦宽容大度,能够用尽天下人才。
2.项羽过分迷信武力,政治能力短浅,刘邦懂得用谋略,是一个政治高手。
3.项羽残暴,杀人过多已失民心;刘邦仁义,对百姓仁厚得民心。
其实这些都是项羽失败的原因,然而我觉得项羽的失败是从他分封十八路之后开始!
一:分封前奏
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之前,先打赢了人生中的巅峰之战巨鹿之战,随后进入秦朝的国都,一路上浩浩荡荡,各路人马都不敢正视项羽,只能低头弯腰膜拜项羽。
此时的项羽飘了,他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所以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火烧咸阳!这里的火烧咸阳很多人觉得是烧阿房宫,其实不准确的。项羽对秦人是非常痛恨的,对秦朝国都的烧毁肯定不止这些。
比如掠夺秦朝宝物,当然在此之前刘邦先掠夺了一些,后面听了张良的话,决定把宝物留给项羽。
当然我觉得最不应该的是定都的问题!
有人建议项羽直接定都关中,毕竟关中土地肥沃,易守难攻,政治影响力很大,交通便利等等优点,但项羽却不听,还说出了锦衣夜行的笑话!乡土情结太过浓厚,导致项羽没有大志向!
以上都体现出了项羽的残暴和目光短浅!
二:分封人物和封地
项羽在咸阳之后,开始了大分功臣。一共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并且还把天下地盘都分封了。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统治楚地一大块地方,并且建都彭城。
1.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2.章邯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的地区,建都废丘;
3.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区,建都栎阳;
4.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建都高奴;
5.魏豹为西魏王,统治河东,建都平阳;
6.申阳为河南王,统治河南,建都洛阳;
7.韩成为韩王,统治韩地,建都阳翟;
8.司马卬为殷王,统治河内,建都朝歌;
9.赵歇为代王,统治代地;
10.张耳为常山王,统治赵地,建都襄国;
11.英布为九江王,统治淮南,建都六县;
12.吴芮为衡山王,统治长沙,建都邾县;
13.共敖为临江王,统治南郡,建都江陵;
14.韩广为辽东王,统治辽东,建都无终;
15.臧荼为燕王,统治燕地,建都蓟县;
16.田巿为胶东王,统治胶东,建都即墨;
17.田都为齐王,统治齐地,建都临淄;
18.田安为济北王,统治济北,建都博阳。
三:分封的问题
这样分封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首先是刘邦的问题
,刘邦原来是楚人,是灭秦的主力,他的功劳仅次于项羽,甚至有人说比项羽还大。项羽将他分封到巴蜀地方,这是天下地盘中最荒凉的地方,还是未开发的地方。刘邦不服气,其他诸侯也看不下去,所以项羽又把汉中这一块地方也给了刘邦,看起来刘邦地盘很大,但实际上人口却不多。
其次是三齐之地
,田都和田安是两个拍马屁的,并没有战功,真正有战功的田荣却没有封王。那么项羽为什么不封田荣呢?因为里面有私人恩怨,田荣没有及时救项燕,
所以封王之后第一个造反的就是田荣!
然后是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
,三个人都是秦人,项羽将他们分封在秦地,这让秦地的秦人对他们非常痛恨,毕竟这三个人算得上是秦人的叛徒!特别是章邯让二十万秦人给项羽送人头,这是仇恨至极的!项羽却想着用秦人管秦人的手段,显然这个手段是不对的。
还有赵国的陈馀,
他也是在反秦之战中立功很多的,但他却没有封王,他和张耳原来从亲密的伙伴到水火不容的仇人,项羽要负很大责任的!
最后是封地分裂
。项羽把原来战国七雄变成了十八个诸侯国。秦国变成了四个,赵国变成了两个、魏国变成了两个、燕国变成了两个、韩国变成两个、齐国变成了三个、楚国变成了四个。原来大一统的秦帝国,被项羽打回了春秋战国时代。
四:分封的后果
那么项羽分封完之后,后果就是四个字——
天下大乱!
各个诸侯国之间又开始攻伐,很多分裂的国家开始走向统一。
齐国又田荣一闹,开始统一,赵国的陈馀开始造反也统一,刘邦灭三秦也开始统一!
项羽就开始继续用武力打击那些不服他分封的人,
不仅消耗了他西楚的军队,还让天下百姓又处于一个水深火热之中,这就让项羽大失民心,最后给刘邦做了嫁衣!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是文史兄弟,文不离史,史不离文,文史两兄弟。
创作不易,杜绝抄袭,翻版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