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大师辈出的时代,有名师鬼谷子,有名将李牧,有谋士张仪,有战神白起,有兵圣孙武,有改革家商鞅,还有大诗人屈原……,真是人才济济,灿若星河,他们纵横捭阖,影响和主宰着战国七雄的命运,在这些名家大师光芒的掩盖下,还有许多名人谋士不为人知,我们这篇文章要谈的人物就是战国时期燕国著名谋士鞠武。
提起鞠武,很少有人能记起他,他也曾有过高光的历史,曾经成就荆轲刺秦王,慧眼识珠推荐了田光,曾任燕国太子丹的老师,曾对燕国命运有莫大影响。鞠武是燕国名臣鞠升的后代,鞠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就如同商鞅辅佐了秦孝公一样,鞠升是辅佐燕易王的人,更是燕昭王变法时期留下来的名臣;鞠武从小受到家族的熏陶眼光见解都是非常独到的,但是可惜他是生不逢时的一个人。
他出生在战国的末期,出生在了燕国最为落寞的一个时代。鞠武本身对于天下之事的分析和见解都是十分贴切的,但是哪怕是他身为太子丹的老师都没能够将太子丹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他的主张从来没有得到过认可,直到燕国最终灭亡之后鞠武就完全在历史上失去了踪迹。
到了战国末年,燕国已经是苟延残喘的一个国家了,当时的太子丹因为跟秦国的瓜葛和跟秦王嬴政之间的仇恨,偷偷逃回燕国企图向秦王嬴政复仇。鞠武作为太子丹的老师,太子丹便将他的复仇计划向自己的老师进行了询问;当时的鞠武认为燕国是一个十分弱小的国家,单纯对抗秦国无异于是以软基石的,并且他还告诉太子丹说如果燕国想要抗击秦国的话一定要联合其他的几个国家,并且还要向北方匈奴进行借兵才能够勉强对付秦国。
太子丹认为自己的老师说的十分正确,但是这种办法经历的时间也是相当漫长的,他觉得那个时候的燕国已经到了马上就要灭国的状态了,如此漫长的时间燕国是等不起的。因此太子丹便选择了派遣刺客刺秦的计划来对抗秦国;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不仅没能够让秦国溃散反而给燕国带去了亡国的祸患。
实际上不仅是太子丹对于鞠武的主张十分不待见,太子丹的父亲燕王喜对于鞠武也是一副冷漠的态度。当时燕王喜本来是想要联合赵国一起对抗秦国的,后来发现赵国国内一片萧条能够打仗的战士们基本上都被秦国屠杀干净,燕王喜就动了攻打赵国的心思。
这个时候的鞠武可以说是带头反对的;他向燕王喜历数了攻打赵国的弊端,很明确的告诉燕王喜说赵国和燕国是应该同仇敌忾的,如果赵国此时完全灭亡,那么燕国离亡国也就不远了。但是燕王喜却没能够听信鞠武的话,并且为了打压鞠武还将燕昭王时期的名臣剧辛请了出来作为自己的象征,最终燕国被赵国打的大败,不仅割地赔款还失去了两员大将。
如果燕王喜能够听信鞠武的主张放弃攻打赵国,并且与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的话,燕国还有可能能够存在更长的时间;如果太子丹能够听从鞠武的建议和其他的国家共同抗秦,并且像北方的匈奴借兵将匈奴也拉到他们阵营的话,秦国灭亡山东六国可谓说是难上加难了;可惜历史是不能够被人假设的,太子丹和燕王喜因为他们的过错而付出了亡国的代价,而鞠武就是这样落寞过了一生。
鞠武在人生中大部分的角色都是太傅(帝师),也就是太子的老师;纵观历史,帝师改变国运的有很多,西周的姜子牙助武王得天下,管仲辅佐公子姜纠使齐国富国强兵;朱允炆的老师方孝孺铁骨铮铮万事留名,明朝首辅张居正更是为朝廷延寿五十年,大清帝师汤若望更是对顺治、康熙两朝产生不小的影响,综上所述,与其说,鞠武是一个生不逢时的人,倒不如说伯乐没有遇到良驹,能臣未遇到明君而已!燕王若是要听他的,或许就不会有秦国统一天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