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光电引领铝导体革命:助力新能源汽车高压互连系统新时代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车载高压互连系统的需求急剧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286.6万辆,市场占有率高达40.9%,这一数字相较于2020年的5.4%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迅猛增长不仅仅是销售数据的飙升,更是整个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催化剂。
新能源汽车的电能传输核心部件——车载高压互连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技术挑战。随着市场对更高电压平台和智能化的追求,车载高压互连系统亟需在载流能力、体积、重量及抗电磁干扰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价格战也给各大制造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国际连接技术大会上,众多供应商对车载高压互连系统的技术革新成果进行了展示,其中“铝代铜”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中航光电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铝导体方案。因其在成本、轻量化以及资源安全性方面的明显优势,铝导体有望成为车载高压互连系统的主流选择。
中航光电展示的Busbar产品,凭借其出色的载流能力、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通过使用铝排替代铜导线,其产品实现了40%-50%的减重,同时整体成本也降低了30%-40%。这一切无疑为铝导体的应用按下了加速键。
然而,铝导体的全面应用并非乘风破浪那么简单,电化学腐蚀、氧化和蠕变等技术难题依旧需要克服。中航光电充分重视这些挑战,通过大量实验验证铝导体方案的可靠性,包括上万次的端部焊接测试和数千小时的高温老化验证,显示出其在可靠性方面的极致追求。
自1970年成立以来,中航光电始终专注于为航空航天、防务以及高端制造领域提供高标准互连解决方案。将卓越的航空航天级可靠性迁移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中,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建立了显著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中航光电的技术创新投入也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研发部门每年的科技投入占销售额的10%以上。
在高压连接器及充换电连接器等领域的研发成果显示出中航光电扎实的技术底蕴,新的镀层技术的引入使得高压连接器在市场需求中更具竞争力。同时,智能网联系统的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演进,2023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中航光电发布了多款智能网联系列产品,展示了其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实力。
目前,中航光电在高压连接器的市场占有率已超30%,打破了外资企业的垄断,全面覆盖了前十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主流车型,并获得了数家汽车制造商的满意认证,例如小鹏汽车的“与鹏同行奖”。
总之,中航光电在新能源汽车高压互连系统领域的引领地位,不仅抓住了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脉搏,还致力于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成果,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向前发展。随着铝导体的广泛应用,这一领域正进入新的时代。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大白兔
0大白兔 小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