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并购招商作为各地国资招商的最新打法,正在兴起。
“我们正在组建一支并购基金,专门用来收购上市公司,主要围绕我们当地的特色产业锻长补短。一方面,借着一系列并购支持政策的东风,发掘新机会;另一方面,这能够实现更具有确定性的招商。”华东地区某国资机构人士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这体现出在今年国办1号文发布后,招商模式的最新变革。并购招商时代来了。从土地招商、基金招商到并购招商,地方的招商需求总要有个得力的工具,并购就是各地发现的最新机会。”VC投资人王尔(化名)向母基金研究中心分析道。
我们关注到,今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首次国家层面出台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重要文件。
其中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这对此前业内十分火热的“基金招商”模式无疑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从去年8月起正式施行,“税收优惠”式、“奖补”式招商引资模式走到了尽头,我国各地的招商模式发生变革,“基金招商”模式火热。
在此过程中,许多地区的政府投资基金越来越强调投资与招商的联动,设立了专门的招商基金,尤其是很多招商型的专项基金。部分引导基金也出现了“招商前置化”、“返投前置化”的现象:如果GP需要申请引导基金的出资,首先需要对接当地的招商部门而非引导基金。只有当招商部门认为机构的储备项目符合当地招商引资的条件,才会通知引导基金对拟设立的基金进行立项并推动相关工作。在此背景下,子基金管理机构面临着较大的招商返投压力,甚至也有投资机构成立专门做招商的子公司,以服务于政府投资基金LP的需求。
但部分地方在设立投资基金中出现形式主义、胡乱“内卷”的情况,扎堆热门赛道,投资领域“同质化”,导致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在基金招商中出现了许多同质化与“内卷”的情况,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并不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此前母基金研究中心承办的2024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圆桌论坛上,苏州相城母基金总经理韦达表示:“我们现在一直提倡鼓励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加大对创新资本的投入,绝不是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把好好的企业迁来迁去。”
“虽然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但各地招商需求还在,所以并购招商火了,当前多地国资都有收购上市公司的探索。”王尔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洪汇新材、孚能科技、博汇股份、通用股份和华扬联众这5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都变为了地方国资。
“现在主板有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市值不足百亿,并购重组业务的发展潜力空间巨大。并且多地都在探索并购招商,预计今年是并购基金的爆发年。”上海某PE机构合伙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我们关注到,最近的一级市场,并购基金确实火了。
首先是,国资并购基金密集成立,据我们统计,近几个月,多地国资发力并购基金:
近日,安徽省投资集团旗下高新投公司在管安徽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二期基金,联合鼎晖投资设立鼎晖中安并购(安徽)股权投资基金。目前,该基金已完成首批募集。鼎晖中安并购基金目标规模30亿元,主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智能家电家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并购投资。
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有限合伙)近日正式成立,由北京诺华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出资额达25亿人民币。LP阵容中包括数家引导基金与国资。
2024年1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引入专业赛道市场化并购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场化并购基金,符合条件的纳入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快速通道。用好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政府投资基金可以通过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参与并购基金出资,并适当让利。“链主”企业通过企业风险投资(CVC)方式围绕本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的,将CVC基金设立纳入快速通道。
2024年10月29日,河南省赋豫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中基协完成备案,基金注册规模50亿元。据介绍,该基金将主要以国资国企资本市场孵化、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并购、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质生产力培育、国企主业聚焦等为重点投资方向,主要布局在豫优质产业项目。
2024年10月24日,南京新工先进制造业强链并购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8亿元人民币(下同),该基金由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紫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新工新兴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2024年9月28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康桥医疗健康并购投资基金于近日正式设立,这是北京亦庄设立的首只并购基金。据介绍,该基金由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康桥资本合作设立,总规模30亿元。
在政策环境方面,亦是暖风频吹:
自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方纷纷出台并购相关政策,为并购基金带来利好。
除上文提到的上海外,深圳也在2024年11月发布了《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深港合作设立并购重组相关的投资基金,支持境内外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获境外机构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深化与相关国别的产业链合作。支持有能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围绕本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拓宽上市公司与国资共同设立产业基金的覆盖面。
2025年1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大力发展并购基金。
在支持并购基金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安徽:2025年1月1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等6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若干政策》,提出支持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各母基金等设立并购重组子基金,完善有关基金管理办法,可适当延长并购重组子基金存续期,放宽单笔项目投资比例限制等,健全容错和考核评价机制。探索组建设立科技型并购子基金,以“并购 S基金”等方式,为科创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接续型、赋能型融资资源。
据母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超10个地区发布了支持并购重组与并购基金设立的政策。
并且,一边是并购招商助推国资LP关注并购基金,另一边,作为退出渠道的新选择,并购亦被众多GP提上日程。
2025刚开年,许多GP多了个新部门——“并购部”。顾名思义,这个部门专门负责并购交易。
“我们今年新成立的这个团队专门负责并购业务,主要是围绕着已投项目,寻找并购退出的机会。”北京某VC机构执行董事刘湖(化名)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刘湖表示,身边多家GP都有类似的动作,不论是新设相关部门或团队,还是新招专门负责的员工。“不少投资机构在挖专门做并购的人才,抢抓机会。专门做并购的合伙人,可以开到百万年薪。主要是因为国内并购市场方兴未艾,此前拥有并购经验的人才不多,因此比较抢手。”
有数据统计,中国并购经理的平均年薪可达50万元左右,而并购总监和副总裁等高级职位的年薪则更高,可以达到80万至120万元。而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中,仍有“余粮”增设新业务岗位的机构尚属少数。
“对并购,我们公司确实也研判了是一条新兴起的路,会有很大机会,但是在员工方面,确实没有更多预算了。像我们公司就是,原来做投后的员工兼着在看并购的机会,做并购退出也是有carry的,会按照退出金额来分carry。”华南某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我们认为,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并购退出周期短、程序简单,并且规避了上市禁售期,可以一次性立即变现,是较为理想的退出方式。因此,投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考虑并购退出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并购退出能够将“纸面财富”变为“真金白银”。
2024年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或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促进创投行业良性循环。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此前母基金行业专门针对并购重组的母基金极少,而去年以来已有多地探索设立并购相关的母基金,如广州去年4月印发《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组建广州并购重组母基金。在国常会发声鼓励市场化并购母基金后,将起到示范性带动作用,预计将有更多并购母基金的出现。
并购招商时代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专注于并购的母基金设立,为一级市场添薪。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将于2025年4月9日在阿联酋举办!本届峰会,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www.china-fof.com,下同)承办。受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AIM)的邀请,中阿投资峰会的嘉宾将参加为期三天(4月7日至9日)的AIM投资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