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 | 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WMO),为纪念1950年3月23日标志着建立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的生效,自1961年起,将每年的3月23日设立为“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并于每年的3月23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主题的选择大多围绕气象工作和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天气气候问题。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极端天气事件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强度冲击人类:热带气旋加速增强、暴雨洪水肆虐、热浪干旱蔓延、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这些灾害的社会影响远不止于新闻头条的短暂关注,它们摧毁生计、加剧贫困,甚至引发人口迁徙。随着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气候条件日益频发,对有效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2025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Closing the early warning gap together)。呼吁全球共同关注气象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共享,构建起更加高效的早期预警系统,实现全球覆盖,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共同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的世界。

什么是“早期预警差距”?

早期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s, EWS)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包含“监测、预测、预警、响应”四个环节。然而,全球仍有三分之一人口(约26亿人)无法获得及时的气象预警服务,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南亚和太平洋岛国。这种差距体现在:

技术鸿沟:欠发达地区缺乏气象卫星、雷达和高性能计算机。

信息壁垒:预警语言、传播渠道与当地需求脱节。

响应短板:缺乏相应的应急培训和资源支持。

气候变化到达新高度

2025年3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4年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

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5.1℃,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达到了近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

海洋温度继续升高,海洋热含量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是过去的两倍。

冰川融化加速,全球冰川融化量创历史新高。

全民早期预警的中国实践

在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预警系统已成为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必需品”,然而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没有构建起早期预警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构建“全民早期预警”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中国持续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目前,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项目、举办交流研讨班这些方式,帮助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全民参与是早期预警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气象预警信息,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通过社区组织、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韧性的社会。面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挑战,我们需要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在风险与挑战并存的当下,早期预警是我们守护生命与安全的坚固防线。每一次精准的预警,都是为未来赢得了宝贵先机。让我们即刻行动起来,跨越地域、行业与领域的界限,汇聚各方力量,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用我们的智慧与努力,为每一个生命筑牢安全的屏障,让世界在预警的守护下,更加从容地应对风雨,向着更安全、更美好的明天稳步前行。

2025《少年月刊》

2025年1、2期合刊

2025年3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