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走出去”,海内外20多家沉香协会会长齐聚中山

有着“中国沉香之乡”称号的中山如何为沉香探寻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近日,来自海南、广西、福建、江西以及广州、澳门、深圳、东莞、珠海、茂名、惠州、新加坡等地的20余家沉香协会会长应邀前来中山,出席中山市沉香学会第二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沉香协会联合会第一次筹备会议,谋划行业抱团发展策略,助力中山沉香“走出去”。

筹备会现场。

在该筹备会议上,与会的20多家沉香协会会长就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沉香协会联合会”的目的和意义,该联合会的办会宗旨和章程条款、会址以及服务各地方协会会员的工作思路等多项议题进行了探讨。

茂名电白沉香协会会长汪科元认为,目前沉香产业在广东茂名、东莞以及海南等地都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仅在电白观珠镇就有数万名沉香从业者及相关企业八千多家。但是,目前国内涉及沉香各种产品的国家标准仍然缺乏;同时,各个地方的沉香行业协会都有自己的团体标准,导致国内各地沉香市场标准不一、“价格内卷”,不仅不利于沉香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无法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因此,华南地区的沉香行业协会有必要团结起来成立联合会。”汪科元说道。

东莞市沉香协会会长尹丰田认为,拟筹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沉香协会联合会相当于一个行业联盟,有助于团结组织各地沉香行业协会抱团发展;牵头建立行业自律规则,推动国内沉香市场规范化建设;制定沉香产品的团体标准,在遵守《沉香》国家药典的前提下,联合会还可以制定确保产品真材实料、符合市场流通的沉香产品团体标准,并以此统一和规范华南地区各地沉香企业的生产经营操作规程。

国家林草局沉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苏六河也非常认可该联合会成立的必要性。他认为,国内沉香产地和沉香企业都集中在华南地区,因此需要一个区域产业联盟来统领和规范产业发展。

据悉,中山沉香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五桂山境内仍保存有全国最大的野生土沉香群落,野生古沉香树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全市人工栽植的沉香树约600万株。此外,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还是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现场,汪科元也表示:“香山是历史上中国沉香的发源地,是‘香之源’。可以说,中山沉香产业在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

在随后举行的中山市沉香学会第二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上,中山市沉香学会第二届会长何峰率领该学会第二届理监事会成员正式就职。何峰表示,筹建大湾区沉香协会联合会对中山发展沉香产业有积极作用,未来,结合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山市沉香学会还将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更多人感受中山沉香的独特魅力。

撰文/摄影:伍杰

【作者】 伍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