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与姜昆的江湖二十年:相声界的“庙堂之争”与“草根逆袭”

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说学逗唱,靠的就是一张嘴”,对于相声演员来说,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那张嘴巴。

不过,单纯靠说相声能赚到多少钱呢?尤其是体制内的相声演员,收入更是有限。

然而“相声大王”姜昆却逆袭成功,凭借一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拥有北京的上亿豪宅,还收藏了千万级的艺术品,直接“碾压”了体制内的同行。

“艺高人胆大”这句话,用在姜昆身上再合适不过。

虽然是相声演员,但他并非只局限于传统的相声表演,而是全方位开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提到相声,年轻人第一反应往往是郭德纲、张云雷等德云社的艺人,而年长一辈则会想到姜昆。

姜昆堪称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他将相声从传统的艺人圈层推向了普通百姓的家庭,让相声既有深度又不失亲民气息。

出身普通家庭的他,对金钱有着不小的执念。在学习相声后,他便开始琢磨如何赚钱。

他选择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靠台上表演,反而减少了出场次数,转向幕后为别人编写相声本子。

相声演出需要大量准备和时间,而写本子则是一劳永逸的高薪工作,姜昆也因此增加了收入,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逐渐拓宽了人脉。

《如此照相》这段与李文华创作的小品,成功让姜昆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再仅仅是相声界的名人,而是跨界成为了综艺圈的“大腕”。

随着名气的上升,姜昆的演出费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在那个物价尚未飞涨的年代,他的出场费已经达到了万元级别。

不仅如此,各种商业活动的邀约也接踵而至,从开业庆典到广告代言,都为他的收入带来了可观的增长。

其中,“过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姜昆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虽然赚了很多钱,姜昆并未忘记精进自己的相声技艺。

撇开其他因素,他的初心依旧是相声演员,始终没有放弃对表演的热爱。

加上天赋与努力,再加一点运气,姜昆在相声界逐渐如鱼得水,最终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进入体制内,拥有了铁饭碗。

有了这一层次的职位,姜昆也积极发扬党的理念,无私地帮助他人。

赵本山、陈佩斯、贾玲等如今的喜剧大咖,都离不开姜昆的提携。

尤其是陈佩斯,姜昆的帮助可谓是锦上添花。

当时,陈佩斯与朱时茂已经小有名气,即将参加春晚录制时,姜昆看好他们的才华,力荐他们登上春晚舞台。

演出期间,二人几乎被导演组淘汰,是姜昆力保他们,最终才得以保留名额。

将一个有点亮眼的小品修改到春晚的标准并不简单,姜昆多次鼓励他们,帮他们克服了困难。

他还以自己为例,劝解他们未来会因此迎来更大的发展。

终于,1984年,《吃面条》小品在春晚上亮相,陈佩斯与朱时茂的人气爆棚,开启了“小品时代”。

赵本山也因二人转获得了广泛认可,姜昆反而被与赵本山比较。

但姜昆不仅不生气,反而主动去找赵本山,帮助他进入电视圈。

1989年,在姜昆的帮助下,赵本山成功登上电视台,一夜成名。

没有姜昆的支持,今天的曲艺界也许不会如此繁荣,他无疑是相声界的“领路人”。

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对他指指点点,最常被批评的是他太富有。

在北京黄金地段,拥有数百平米的豪宅,换算成人民币价值过亿;在苏州,还拥有收藏品博物馆,珍藏的艺术品不计其数,堪比国家级博物馆。

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姜昆正好抓住了机遇,通过不断的理财投资积累了雄厚的财富。

这笔财富,几乎公开可见,但体制内的规则并没有如此严格,姜昆的成功正是与时代红利紧密相连。

富有之后,姜昆并没有忘记慈善,且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大展拳脚。

尽管如此,他的相声名气逐渐下滑,德云社的弟子逐渐取代了姜昆的地位。

德云社,由郭德纲创立,初期艰难,但郭德纲紧跟网络时代,成功把相声与网络热梗结合,让相声进入了千家万户,迅速蹿红。

姜昆一派虽然曾是相声界的“霸主”,但随着德云社的崛起,逐渐感受到了资源的枯竭。

姜昆因而发起了“反三俗”运动,批评郭德纲的相声内容低俗,尤其是涉及男女关系、调侃女性等话题。

然而,“反三俗”运动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德云社反而越来越红,姜昆一派的演出场子逐渐冷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娱乐需求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听相声成为一种轻松的娱乐方式,观众希望的是简单的快乐,而非深度思考。

德云社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成功迎合了时代的潮流。

虽然姜昆一派逐渐被时代抛弃,但仍有一些忠实的老观众坚持去听他的相声,他们表示听不懂郭德纲的表演。

尽管姜昆的相声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但他始终把最纯正的相声传承下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然而,旧的形式要焕发新生,姜昆也在努力让自己的相声派别在新时代中找到新的生命力。

2023年,姜昆时隔22年再度登上春晚舞台,让相声焕发新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云社逐渐走下坡路,因为缺乏内涵的东西终究难以走得远。

姜昆能够“复活”,也正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短暂的娱乐只是暂时的,深度的思考才是当下所需。

他的财富,是多年来努力拼搏的结果,作为行业的泰斗,这样的待遇并不过分。

对于那些对姜昆富贵生活心生嫉妒的人来说,他们缺乏对事件的全面了解,才会做出不公正的评价。

看待问题,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而不是随便指责他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