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区法院司法救助伤残申请人

今年元宵节,白碱滩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向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出发,为5年前因交通事故失去双腿的申请执行人于某寻找被执行人。

原来,2020年4月,大车司机利某在白碱滩区高速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将正在路边修车的于某撞伤并致其双腿截肢。经交警部门认定,利某负事故主要责任。2021年,于某将利某诉至白碱滩区人民法院,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除保险公司赔偿外,利某需支付于某40余万元赔偿款。然而,调解书生效后,利某却未履行赔偿义务。2021年12月,于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法院发现利某名下仅有2000余元存款,其名下车辆也已抵债,利某本人更是失联。案件因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于某因家庭变故,生活陷入困境,白碱滩区法院为其申请了最高额度的司法救助金。救助金用完后,于某的生活难以为继。

今年2月11日,于某拨通了白碱滩区法院执行事务中心的电话寻求帮助。此时正值白碱滩区法院开展“涉民生”及“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执行局决定委派正在外地办案的法官前往巴彦淖尔市寻找被执行人。

法官掌握到的唯一线索是利某的户籍地址。抵达巴彦淖尔市后,在当地法院的协助下,法官来到利某家中,却只看到其年过七旬的父亲,而他对利某的去向一无所知。多方辗转后,法官联系到利某的大哥。利某的大哥表示,家中兄弟姐妹虽然条件困难,但愿意筹借17.5万元赔偿款,希望与于某达成和解。

在法官的协调下,于某与利某家属通过电话达成执行和解:利某家属一次性支付17.5万元,于某放弃剩余赔偿款,双方就此了结纠纷。今年2月28日,利某家属如约支付了赔偿款,白碱滩区法院委托独山子区法院将款项发放给居住在独山子区的于某。至此,这起长达5年的涉民生案件圆满执结。

“于某已经失去双腿,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执行法官愿意当他的‘双腿’,为他找寻利某。”白碱滩区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法院和独山子区法院的协助下,这桩“旧案”得以圆满解决,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实质化解了双方矛盾,避免了信访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