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创新课间活动:用智趣游戏点亮孩子们的春日时光

在春日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日子里,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高里中心小学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课间活动。这里的孩子们并不是普通地玩耍,他们正排成整齐的队伍,欢快地在一块特殊的区域内蹦蹦跳跳,这里的每一个格子都代表着一个中国传统的节气,名为“二十四节气格子”。不远处,“跳云梯”的区域传出了阵阵欢笑,孩子们一边跳跃,一边流利地念出云梯中的英文字母。这样的活动不仅加强了身体锻炼,更将知识融入了他们的玩耍中。

高里中心小学的体育活动并不是例行公事,而是经过了细致的创新设计,旨在破解农村学校面临的体育设施不足、课间活动单一等难题。徐国友校长透露,该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文化、数字知识与英语学习,创设出了18个融合多元文化的“智趣游戏”区域,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间生活。

在教学楼前的广阔空地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不同的活动,有以数字和字母为主题的“走云梯”,让孩子们在欢跳间学会数学和英语;“趣味迷宫”则以哪吒与敖丙的主题,激励孩子们化身勇敢的探索者,突破自我。更有“趣味投掷”区域,设计了不同形状的目标,让孩子们在锻炼手眼协调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年级的张晓明对此显得特别兴奋,他说:“我最喜欢玩迷宫,我喜欢哪吒!我探索了好几种路径,真有趣!”三年级的班主任高老师则观察到这类活动的变化:“自从开展这些创新活动后,孩子们在课间追逐打闹的情况少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这样的创新活动也收到了孩子们家长的好评。一位学生家长刘女士分享道:“孩子回到家中总是给我们讲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甚至还教我们怎么玩跳格子游戏,我感觉他变得更加开朗和爱学习。”

而在沂蒙山区的马牧池乡中心小学,老师们通过有趣的课间游戏来传承沂蒙精神。例如,他们将沂蒙人民为国家奉献的故事融入到游戏比赛中,设有“抬担架救伤员”、“独轮车送军粮”、“运粮接力跑”等比赛项目。这样的设置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能,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

在“独轮车送军粮”的比赛中,孩子们推着装满“军粮”的独轮车疾驰而过,重现了沂蒙六姐妹冒死为前线运送物资的感人场景。而在“运粮接力跑”项目中,孩子们肩挑扁担,奋勇向前,完美地诠释了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抬担架救伤员”这个环节最为感人,六年级的刘梓童赛后感慨:“我的手都磨红了,但想到那些军人叔叔抬着伤员走过几十里的山路,我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因此,每到课间时光,嗨闹的欢声笑语总是在校园回荡。孩子们在游戏中一方面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另一方面又通过活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红色基因的传承。这种将本土文化、传统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课间活动内容,更让素质教育实现了落实和扩展。

如此一幅充满活力的教育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展现着乡村教育的新的可能性与美丽前景。让我们期待,在这样的活力氛围下,孩子们会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健康成长于这片肥沃的沃土之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