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踏山河,红色薪火燃新篇——玛尼罕中心小学红色教育研学行

(来源:敖汉旗团委)

2025年3月21日,在党建引领下,玛尼罕中心小学校领导和大队辅导员以"思政实践育人"为指引,带领学校关工委联合少先队组织的师生代表,赴玛尼罕乡双庙村党群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研学活动。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将党史学习与实践育人相结合,让红色基因深植学生心中。

师生们的足音轻叩乡党群教育基地的石阶,红色研学方案徐徐展开,犹如百年前星火燎原的鼓点,在新时代的扉页上写就一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时代长歌。

学校提前召开专项筹备会,精心制定《红色研学实施方案》。校领导与教师共同商讨研学事宜,同学们研读革命史册,将红领巾视作火种,让校服宛如赤旗。当历史的书页在指尖流转,一群身披朝霞的少年,以敬畏作舟,以初心为向,朝着红色精神的源头启航。

青石阶前,双庙驻村 书记发表致辞,为师生们详尽介绍基地的状况与活动的内容,同时鼓励同学们珍惜此次难得的契机,用心去体会、去领悟,使红色基因融入自身血脉。

樊书记字字犹如重槌,叩响时空之门。孩子们抬头凝望,晨光穿过百年老树的枝桠,在红领巾上洒下斑驳的星点光芒。

孩子们在樊书记讲解中,触摸"稻菽千重浪"的变革力量,红色记忆在传承中永续生长。

每个支部都宛如坚固堡垒。党的工作体系规划严密,使命担当始终如一。抓制度、强组织,织密网确保稳固;抓思想、强政治,如明灯指引前路;抓纪律、强作风,似利剑破除腐朽。尽显浩然正气与昂扬风貌。

党旗漫卷,九千万星火汇聚成炬。党员以学铸魂,以行淬锋。“三会一课”沉淀初心,“学习强国”校准坐标。脱贫攻坚,他们是民情标尺;乡村振兴,他们是产业引擎。主题党日,承诺墙上手印鲜红,初心讲堂,田垄间声波共振,让中国梦在每寸热土拔节生长。

樊书记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孩子们逐渐触摸到党的工作中纵横交错的战略布局与沉甸甸的使命担当。

双庙村青山叠翠,溪水澄明,相互映衬,趣味盎然。樊书记讲解中,一幅生态宜居的画卷缓缓展开。绿水青山依偎,清风明月低语,尽显自然和谐之美。樊书记指山发问:“同学们可知‘绿水青山’真谛?”少年们齐声回应:“先烈碧血化春泥,方教万岭披红妆!”

党建作轴,乡风为墨,基层党组织于阡陌田野间勾勒新时代画卷。家风文明染精神底色,村规民约塑治理筋骨,文化礼堂蕴人文气韵,生态庭院绘宜居肌理。党旗引领,振兴长卷徐徐铺展。

党员扎根阡陌,解民忧纾民困,诠释先锋本色。各族群众携手,议村务谋发展。双庙村以党建引领,“三务”公开,清单化“小微权力”。从庭院经济到民族团结,村规织网,文化育花,产业绘图,勾勒振兴闭环,写就幸福新篇。

一幅幅画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不仅是珍贵的记忆,更是乡村脱贫走向繁荣的强大推力。铸剑九州的淬火声,成为新时代最为动听的乐章。

在这片土地上,古树年轮与北斗星辰相遇,传统村落迎来 5G 信号。青年人于智慧农田探索,支部领办合作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轴,锚定群众的幸福。

一列列展板,犹如一部部鲜活生动的史书,全方位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玛尼罕乡从贫困走向繁荣的伟大历程。这让学生们深深领悟到,红色精神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同学们结束展厅参观之旅后,一同观看了玛尼罕乡双庙村“智慧党建·数字乡村”建设成果视频。真切感受到数字化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的全新动能,这是红色精神的创新实践。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大屏实时显示的“智慧党建”数据,如“数点梅花天地心”,闪耀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智慧光芒,让“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有了新诠释。

数字的星火已点燃少年眼中的青山,那正是革命先辈所期待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般的“好看关山”在新时代的延续。

午后课堂,红色研学分享会激情燃烧。“青山作新碑”的誓言铿锵有力,掌声惊落窗外老树的露珠,滋养新苗破土。同学们在“烽烟化星雨,铁马变云驹”的豪迈诗句中,感受百年沧桑化为青春力量。这场沉浸式思政课,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让大家领悟红色精神的传承创新,激励同学们勇担使命,助力中国梦。

玛尼罕中心小学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沉浸式教育,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感悟初心。“半条棉被”精神内化为成长力量,红色种子如蒲公英播撒心田并生根发芽。展望未来,这份信仰必将指引少年成长为时代新人,绽放新时代芬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