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留意到,“结节” 一词高频出现在众人的体检报告里?甲状腺结节作为其中常见的一种,指的是甲状腺内的肿块,会随着吞咽动作,跟着甲状腺上下移动。它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背后的病因多种多样。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问题以及新生物等甲状腺疾病,都可能以结节的形式表现出来。
多数甲状腺结节悄无声息,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偶然发现。常见的甲状腺结节性质涵盖增生、囊肿、腺瘤、炎症和肿瘤等。虽说大部分结节是良性的,不必过度忧心,但定期检查随访仍不可少,以防其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日常饮食也得格外留心。
这三种体质更易长结节
从西医视角来看,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都被纳入 “结” 的范畴。而中医对于 “结” 的界定更为宽泛,身体里新出现的各类东西,像胃肠息肉、血管斑块、火疖子,甚至一些无形的积聚,比如胃肠胀气、鼓包等,都属于中医所说的 “结”。中医还认为,结节的产生,大多和正气虚弱、情志抑郁脱不了干系,这些因素会致使气滞血瘀、痰浊凝聚。所以,以下三种体质的人,堪称结节的 “易感人群”。
气郁质
肝在人体中主疏泄,一旦气机出现郁结,血液、津液也会随之瘀滞,经络被阻塞,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结块。
这类体质的人通常有这些表现:
- 情绪方面,不是低落消沉、时常唉声叹气,就是烦躁易怒。
- 身体常出现小腹疼痛、胁肋疼痛、头痛等症状。
- 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下降、嗳气不断、腹胀难受,大便不成形,甚至会腹泻。
- 咽喉部总有异物感,吞不下去,也咳不出来,部分人还可能出现颈部肿块。
- 女性群体中,常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情况。
痰湿质
当津液在体内无法正常循环,湿邪便会滋生,久而久之聚湿成痰。而这些痰停留在身体何处,哪里就容易长出结节。
痰湿质人群一般有如下特征:
- 食欲欠佳、食量不大,可体型却较为肥胖,腹部肥满且松软。
- 面部油脂分泌旺盛,还容易长痤疮,出汗多且黏腻。
- 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中总有黏腻之感。
- 时常感觉胸闷恶心,喉咙里仿佛总有痰,想咳又咳不出来。
- 对肥甘厚味的食物情有独钟,比如冰淇淋、糖果等甜食,或是炸鸡腿、薯条、油条等油炸食品。
血瘀质
血液运行速度过慢,长期积累就会形成淤血,结节、囊肿也就容易滋生。
血瘀质的典型表现有:
- 面色看起来晦暗无光,或者出现色素沉着,有瘀斑;口唇颜色暗淡,甚至发紫;舌质暗,有瘀点、瘀斑。
- 头发容易脱落,睡眠质量差,多梦,日常疲倦乏力,性格较为沉默少言。
体内有结节,两类 “发物” 少吃
说起 “发物”,很多人都不陌生,生病或者做完手术后,医生常常会特意叮嘱别吃。那么,“发物” 到底是什么呢?这其实是中医的一个概念。中医认为,慢性病往往是因为人体内潜伏着病邪,而发物能够诱发这些伏邪,让病情加重。对于体内有结节的人而言,以下两类 “发物”,最好尽量少吃,甚至不吃。
发滞气之物
常见的有豆类、薯类、油腻食品、油糕、荞面、莜面、芡实、莲子、芋头、红薯等。这些食物大多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但对于结节患者来说,食用这些食物容易导致气机瘀滞,一旦痰瘀相互勾结,堵塞在身体某些部位,长时间积聚后,就可能促使结节形成。
发湿热之物
比如白砂糖、糯米、猪肉等。这类食物容易助长体内的湿邪,产生热气,使得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造成湿热在体内蕴积,加重痰湿症状。痰湿在皮下聚集,时间久了就会凝结成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