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降22万!只卖16万元的路虎,刺痛了多少成功中年男人的心
但5年过去了,这个早已享誉全球的品牌,在中国的总销量竟只有1万辆左右。
可见,一个品牌即便获得了广泛认可,但下沉到具体市场时也会遭遇“水土不服”。
转机是在2008年,路虎被 印度塔塔集团收购后,或是亚洲人更懂亚洲人,路虎在中国的销量终于支棱起来。
提起路虎, 大众的第一印象就是:霸气、豪华和强大。
因此,当自带逼格、风格硬派的路虎再次踏入国内市场后,很快就俘获了很多高端用户的心。
“路虎是男人的腿”, 张嘉译的一句台词,瞬间让路虎成了无数中国男人的梦中情车。
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路虎在中国仅卖出了2.61万辆,而到2017年则攀升至14.6万辆,足足翻了4.5倍。
不过这七年中,路虎在国内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2015年, 央视在 315晚会上曝光了 路虎揽胜极光的变速箱缺陷,很多车主投诉这款车存在容易熄火、倒挡失灵等问题。
但面对央视的“点名批评”,路虎不仅没有反思自身的问题,反而还将责任推到用户身上,称都是因用户驾驶不当造成的。
这一波操作,立刻寒了大众的心。
此前,路虎连续四年销量暴涨,但那年首次遭遇销量下滑,同比下降了24%。
不过这次危机,被随后 上市的国产揽胜极光消于无形。
当年路虎在国内虽凭霸气、奢华收获了很多消费者的“芳心”,但奈何价格不够“亲民”,让很多人只能望洋兴叹。
但2016年新推出的国产版揽胜极光价格却比进口版低了十多万,一下子让很多原本“有贼心无贼胆”的消费者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包。2016年路虎即售出了11.9万辆,到2017年更是卖出了14.64万辆。但降价带来的销量,效果总是无法长久,很快路虎就又陷入了销量持续下跌的泥潭。2019年,路虎在国内的销量已不足10万辆,2022年已不足7万辆。
去年路虎在国内的销量仅5万辆左右,今年1月份,路虎在国内销量仅5696辆,同比减少了30.4%。
路虎销量近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让人不禁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有人说,早在卖身 塔塔集团时,路虎就已失去了英伦王室的高贵;也有人说,路虎只做 越野车,消费群体不够广大。
其实,当路虎开始宣布降价的时候,就注定失掉人心。
路虎当初能成为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逼格”,是开路虎给消费者带来的地位和虚荣心。
路虎,不只是车,更是一种炫耀性的奢侈品。其在诞生之初,就自带社交属性和炫耀价值。
路虎,最初是英伦王室的专属车,其高贵的出身,高昂的价格,谁开谁不迷糊?
“价格高”,“普通人买不起”,是奢侈品牌的 护城河,背 爱马仕,是有钱贵妇的象征,开路虎,就是成功男人的标配。
如果爱马仕降到9.9,满大街都是,贵妇们和普通女人一样,她还会背吗?不会。
如果路虎降到和普通汽车一个档次,成功的中年男人们,就彻底沦为普通男人了,失去炫耀和身份区分的意义。
谁还愿意买路虎呢?
消费者看中的就是高昂价格带来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品牌降价,意味着身份掉价。这也是许多奢侈品宁肯销毁库存,也不肯降价的原因。可以说,路虎的降价策略,让它陷入了品牌与销量持续恶化的“死亡螺旋”中。如果说品牌价值是路虎的面子,那汽车的质量是路虎的里子,奈何路虎的质量也是个硬伤。
根据质量评价机构 J.D.Power的数据,路虎多年来质量排名垫底,百车故障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值。
因此,在民间很多车主都称其为“绣花枕头”、“二奶车”。
上至百万级别的 揽胜,下至入门版的发现,路虎的电子系统、变速箱等都经常被客户爆出存在问题。
2018年,还有30多名揽胜的车主,因在驾驶过程中发现车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到 捷豹路虎(中国)上海总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还有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至2022年,路虎全球范围内召回记录高达157条。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尤其车子的质量还与性命息息相关,因此车子的质量可以说是影响其销量的最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报道,因车辆质量口碑问题,路虎每年都会损失超10万的销量。当然,路虎的没落不可能就只是自身因素造成的结果,外在的原因也不可忽视。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曾经大家都以买国外品牌为荣、国外品牌虽贵但品质确实更佳,如今却是国产品牌性能更优、价格更实惠;
过去是燃油车的天下,如今却是 电动汽车呼声高于燃油车。
这几年国产品牌汽车的崛起,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崛起,应该是导致路虎跌下神坛的另一“重伤”了。
如前所述,路虎是靠着逼格高、空间大+硬派越野收获了广大车主的“芳心”,但如今这些卖点,早已不再是路虎独有。
就拿打在很多消费者心坎上的SUV来说,很多消费者之所以想买,主要就是看中空间大、看起来霸气有面儿。
过去路虎是佼佼者,如今国产的理想、 比亚迪、 吉利等,不仅有空间大、看起来硬派的优点,还在高科技以及内部装饰上比路虎更胜一筹。
更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消费者同样的需求,国产品牌车的售价却只是路虎的一半不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购买价格更亲民的国产车,也一样能跋山涉水,也一样不跌份。
在性价比面前,消费者们用脚投票也是必然。
另外,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电动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哪个车企能跟上这个潮流,才有可能打开新的市场局面,如果跟不上,被淘汰也是历史的必然。
而路虎在转型电动化这个道路上,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早在2017年,路虎就对标 特斯拉Model X推出了首款纯电动中型SUV I-PACE,但后来因销量不佳加上电池短缺,便暂停了生产。
直到2021年左右,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沉寂许久的路虎才又试图赶上电动化的“末班车”。
当时,时任首席执行官的蒂埃里·博洛雷提出了“重塑”转型战略,宣布要推出六款电动路虎车型。
但几年过去了,路虎的电动化转型进展仍相对缓慢,如今市场上只有8款电动化车型。
如今燃油车已经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路虎如果再不加快电动化转型,等待它只有可能是内外失利的局面。
在新能源智能化浪潮越来越汹涌的情况下,留给路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