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专家介绍:曲红岩,东城中医医院骨伤科特聘专家,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原主任,于2004年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进修,于2010年-2011年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青岛即墨灵山张氏祖传正骨第四代传人,天津刘希曾古法腹部按摩第三代传人。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椎病、中风病-失语、神经性耳聋、膝关节滑囊炎-积水、半月板损伤、踝扭伤以及易疲劳综合症、阳虚体寒怕风怕冷症等。
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疾病常见于中青年人群,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椎间盘的生理结构特殊,人出生后,第一个10年椎间盘内有血管供应生长发育,第二个10年的青少年时期血管逐步“退出”椎间盘,成年后椎间盘成为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椎间盘依赖软骨终板作为营养代谢通道。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机制是中央椎间盘的营养性下降。
椎间盘就像一只横置的轮胎,位于两块椎体之间,承载人体重量完成腰部生理功能。它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腰椎间盘突出通常是由于软骨终板和纤维环的急慢性撕裂、损伤引起。例如,剧烈运动造成的上下轴向压力、弯腰和旋扭腰造成的剪切力与转扭力过载,都有可能引发软骨终板和纤维环的撕裂,而不良姿势则会造成腰椎间盘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从而引起慢性损伤。软骨终板和纤维环的破损会导致腰椎间盘营养缺失、代谢受阻而出现退化和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会导致腰痛、腿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肌肉痉挛和躯干运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治,重在整体观,对相关“功能性脊柱单元”综合调整和辨证施治,包括脊柱侧弯、盆骨倾斜等问题引起的高低肩、长短腿,即使没有出现疼痛症状,也会对腰椎间盘造成长期压迫和损伤,应及早发现和治疗,未病先防。
曲红岩介绍,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损伤和衰老,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的三个主要方向为机械性压迫、化学炎症、腰椎间盘退化损伤。通过“四轮定位法”可迅速锁定损伤责任部位、调整腰部经筋张力,通过正骨逐步达到骨正筋柔,使突出的髓核回缩,缓解椎间盘突出对神经的压迫,再续以针灸、中药等方法综合施治。针对摔伤及扭伤、不良姿势引起的脊椎弯曲错位、骨盆失平衡等可进行正骨复位,从源头缓解腰椎间盘易受力、负荷过载损伤问题;针灸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减弱正骨复位后肢体残留的疼痛记忆,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腰肌和神经根水肿的化学炎症反应。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突的人多存在肾阳亏虚的问题,出现腰肌酸软无力、怕冷的症状,通过中药调理壮腰健肾、补充肾气,提高康复后的腰肌力量和抗疲劳耐力。
曲红岩提醒,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遗传易感性,许多基因被认为参与了与椎间盘突出相关的过程。若年轻的父母们患有此病,不建议孩子参与高强度对抗性运动(如篮球),由于天生骨骼和肌肉的承载力不足,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运动中受伤,甚至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建议通过腰肌力量训练,强壮腰肌保护腰椎间盘。若出现体寒怕冷、失眠及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不集中等情况,可及时就医,通过中药改善阳虚问题。本报记者 汪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