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达请整理发布
微信版第1698期
近日,有朋友曰在敬亭山下发现一断碑,随即与友人驱车前往。该断碑位于林场村一队一农户庭院内,是该农户在整理庭院灌木杂草时偶然发现的。
断碑仅保存有下半截,高约40公分,宽约60公分,厚约8公分。正、反两面均有刻字,然不能断定孰是正面,孰为反面。经笔者反复用水冲洗,该碑字迹基本清晰。
断碑一面释读如下:
孔镇与敌周旋酣战数小时/
廿八年九月廿日在溧水前胡/
(廿)八年九月廿日在溧水前胡/
溧水之役勇敢善战,杀敌数名/
战,不幸饮弹而亡。上等兵刘/
而亡。二等兵章连忠,年廿四/
长生,年廿五岁,浙江上虞人,廿/
州人,于廿九年四月十八日九/
辽省沈阳人,廿九年四月十八/
波人,廿八年九月十二日,新河(庄)/
十二日在新河庄与敌肉搏,至/
(新河)庄之役,以步枪射杀敌数名,不/
与敌肉搏两次,继以身殉。第/
领健儿,予敌以重大打击,惜中弹/
与敌格杀而亡。下士班长王/
任务告成,身亦殉难。下士班长/
以身殉。上等兵张恒忠,年廿七/
于庆海,年三十岁,河北景县人,廿/
沈邱人,廿八年八月卅一日水阳/
(廿)八年八月卅一日水阳之役奋不/
临危不苟,终于水阳战役,以身殉/
与敌格杀,卒因众寡不敌而亡/
殉难。一等兵吴义强,年廿五岁/
年廿七岁,浙江慈溪人,水阳战役/
誓死不退,阵亡,时仅剩数弹而已/
(等)兵徐瑞云,年廿八岁,安徽太和人/
另一面释读如下,此面字迹略有所模糊:
年九月十日,敌犯水(阳)/
于廿八年九月十日水(阳)/
庆,年廿八岁,能极服从/
弹,与敌偕亡于水阳江/
二等兵王振声,年廿八岁/
(武?)进人,于廿八年九月十二/
兵鲍永和,年廿九岁,热河朝阳(人)/
岁,河北大城人,作战勇敢沈着/
惨亡。查王得成,年廿九岁,安徽/
阵亡。一等兵白□龙,年廿五(岁)/
刘殿芳,年廿四岁,安徽阜阳人/
机二连下士班长巩德仁,年/
阵亡于东门渡。第七连上等兵/
塘(镇?)。烈士英勇抵抗,激战五/
人,南塘之役英勇果敢,与敌/
敌伤亡五十余,不幸机枪损/
河南祥符人,□□强干有胆/
遂后,□□入伍,此次殉难,可/
间负伤流血过多身死。上/
者为之酸心。盖烈士忠勇(精?)/
十四日,在高淳服前方/
九月十九日阵亡于高淳/
二等兵许金根,年廿一/
上虞人,廿八年九月十/
直,不受威胁,常自抱奋勇/
结合正、反两面文字,我们可以确定,此碑乃抗日战争时国军某部抗日牺牲战士合葬碑。该碑当竖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底。全碑未述事件缘起,仅列述这些战士的简要生平履历。
从残存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国军战士均牺牲于以下这些战斗中:
溧水前胡战斗:1939年9月20日。前胡,即今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前胡家村。
水阳战斗:1939年8月31日。
水阳战斗:1939年9月10日。
新河庄战斗: 1939年9月12日。
东门渡战斗:时间不详,当亦在1939年。
高淳战斗:1939年9月19日。
某次战斗:地点不详,1940年4月18日。
这些战斗当规模不大,国军牺牲战士也不多,遍搜网络及《全国报刊数据库》,未见有这些战斗之记载。此碑之发现,可补抗战史之缺,自有其文物价值在。
因该碑仅为下半截,因此所载战士姓名、籍贯、履历多不全。其有完整姓名、籍贯者仅有此数人:
于庆海,河北景县人。
徐瑞云,安徽太和人。
鲍永和,热河朝阳人。
查王得成,安徽人。
刘殿芳,安徽阜阳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得此抗日战士墓碑,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们把它公布出来,希望有心人能够提供信息,尽快寻觅到此碑的上半截,使之成为完璧;也希望为抗战史的研究者和这些烈士的后代家属提供线索;同时更是我们对这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的哀悼。不忘国耻,振兴我中华民族,吾辈皆与有其责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