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名医说|胖子和瘦子,谁的骨骼更健康?体重管理为健康加“骨”劲儿

西溪名医说

本期专家:张龙

张龙|主任医师、骨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分会感染学组会员

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学组委员

浙江省康复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杭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

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

杭州市康复医学会理事、杭州市骨科质控委员

毕业于山东大学,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曾在上海华山医院、邵逸夫医院骨科进修学习。擅长脊柱各类手术,OLIF、经皮椎间孔镜、UBE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退变性疾病,同时在关节置换、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拇(手)指缺损再造、运用各种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在省、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SCI文章两篇,获市级科研二等奖一项,专著两部,发明专利两项。

门诊时间

周二全天(骨科门诊、颈椎病门诊)

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并表示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殊不知 人体的骨骼健康更是和体重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骨科主任张龙介绍,体重是人体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会影响骨骼的内分泌健康。研究表明, 低体重和肥胖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别是肥胖更容易引起一系列骨骼骨关节疾病适当健康的体重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01

体重与骨骼主要关联

01

体重与骨骼关节的关系

体重过轻:体重不足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适当储存脂肪组织有助于分泌雌激素,而雌激素对骨骼健康有保护作用。体重过轻时,雌激素水平可能降低,影响骨骼强度。

体重过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骨关节负担,尤其是腰椎、髋、膝、踝等关节,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疾病。然而,适度的体重对骨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体重带来的机械负荷可以刺激骨形成。

02

体重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的关系

适度的体重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因为体重带来的压力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

体重过重或过轻:肥胖时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会导致骨转换失衡、成骨细胞活性减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骨丢失加快,增加骨质疏松风险;体重过低或消瘦同样不容忽视,它也会导致骨转换失衡、骨密度下降,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尤其是老年人或绝经后女性。

02

肥胖容易引起哪些骨疾病

01

骨关节炎

肥胖会增加关节负担,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负荷,加速软骨磨损,引起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畸形。

02

腰椎间盘突出

肥胖会增加腰椎的压力,导致椎间盘退变加速,容易引发椎间盘突出,出现腰痛、下肢麻木或疼痛,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及日常。

03

痛风性关节炎

肥胖人群常伴随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发痛风,出现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见于大脚趾、踝和膝关节。

04

扁平足及足底筋膜炎

肥胖会增加足部的负荷,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引起足部疼痛、行走困难,甚至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

05

骨质疏松

肥胖可能伴随代谢紊乱(如糖尿病),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骨密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

06

骨折风险增加

肥胖者骨密度可能较低,且跌倒风险较高,容易发生骨折。

07

肌腱炎和滑囊炎

肥胖会增加肌腱和滑囊的负担,导致炎症。引起局部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

03

如何维持健康的体重和骨骼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乳制品、绿叶蔬菜和鱼类。

适量运动:进行轻负重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骼。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担。

避免极端减肥:过度减肥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应通过健康方式控制体重。

定期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必要时通过医疗手段予以干预。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下降,应特别注意体重和骨骼健康,避免跌倒和骨折。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密度流失加快,需特别关注骨骼健康

Tip

保持适当的体重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对骨骼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检查、医疗干预,可以有效维护骨骼健康,最大程度减少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供稿 骨科范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