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相声演员陈寒柏日前出现在某酒店参与堂会演出,本是寻常之事,却因为舞台背后的显示屏上赫然写着“相声泰斗陈寒柏”七个字而引发了一阵嘲讽。这一称号与大众对他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愤怒,质疑与吐槽的声音不绝于耳。
实际上,陈寒柏并非一无所成,他的崛起可追溯到20年前,靠的是三大“法宝”。首先是他赢得的奖项,运气不言而喻。他曾与陈裕德、陈佩斯并肩被称为“喜剧三陈”,可谓奖项的常客。1997年,他与搭档王敏首次在全国相声大赛上获得金奖,至2003年,凭借相声作品《谁说了算》荣膺CCTV全国相声大赛的第一名,还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曾经风光无限。
第二个法宝则是接地气的段子。在描绘农民生活的相声中,“双农”这个集合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像“懒农”糖葫芦唐爱国所塑造的农村懒汉形象深入人心,而陈寒柏则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他的相声中,以往不富裕的村庄摇身一变,村民们住楼房、开宝马、用笔记本电脑,他通过今昔对比创造笑料,他那光头形象也成为新农村的代表。
最后,陈寒柏还得益于拜师相声名家的经历。虽然他是郭德纲的亲师兄,但与郭德纲之间的“恩怨”却让他的形象受到了影响。当年,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陈寒柏则试图阻拦,认为郭德纲在天津已有师父,再拜属于“欺师灭祖”。而后,陈寒柏又拜了郭德纲的前师父杨志刚为干爹,使得两人的关系愈显复杂。
然而,近几年里,陈寒柏的口碑持续下降。一方面,他的相声水平未能有所提升,作品的包袱组织力度不够,过于依赖“使相”,导致包袱效果平平;另一方面,他变成了“广告达人”,代言的产品种类繁多,来者不拒,从保健品到白酒,从猪饲料到节能灯,代言项目超过80个,涵盖产品超100种。然而,这些代言频出问题,保健品的质量和功效存疑,白酒被质疑来自小作坊,热水器更是三无产品……尽管他频频道歉,却难以挽回名声。
曾几何时的陈寒柏,紧跟潮流,幽默才华横溢,本有望成为一代名家,却因种种行为,落得如今众议纷纷的局面。可以说,若想在艺术的道路上长久赢得观众的认可,仍需在专业领域深耕,并珍视自己的声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