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养老金调整牵动着上亿退休人员的心。现在已经是4月初,很多朋友都在问:2025年养老金调整通知到底什么时候出?根据我们最新查询,截止目前人社部和财政部官网尚未发布正式文件,但按照往年规律,清明节前后很可能就会官宣,大家这几天可以多刷刷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不仅是养老金连续调整的第21个年头,更是国家明确提出"向中低收入倾斜"的首年,这个政策转向将直接影响1.3亿城镇退休人员的钱袋子。
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官方明确表态要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那么问题来了:养老金低于3100元的企业退休人员,今年真能多涨钱吗?
咱们用真实数据说话。根据人社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已突破3162元大关,这还没算上去年的上调金额。换句话说,现在拿不到3100元的企退人员,确实是处于"拖后腿"的状态。特别要提醒的是,这个3100元只是全国平均数,像东北、西北等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很多企退人员养老金还在2500元左右徘徊,这类群体对政策倾斜的需求更为迫切。
不过现实情况有点复杂。大家知道养老金调整历来采用"定额 挂钩 倾斜"的三板斧模式。以2023年某地调整方案为例:定额调整统一涨30元,工龄每年值1元,养老金基数按1.2%挂钩。
假设两位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企退的拿3100元,事退的拿7100元。不算高龄补贴的话,前者能涨97.2元,后者能涨145.2元,差距整整48元。这就是现行制度下"多缴多得"的体现。但要注意的是,很多企退老工人年轻时在重体力岗位工作,虽然工龄长,但因缴费基数低导致养老金起点不高,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也需要政策层面更多关照。
但今年情况可能有变!如果真按"向中低收入倾斜"的指导方针调整,很可能提高定额调整比重。还是那个例子,如果把定额涨到45元,工龄单价保持1元,挂钩比例降到0.9%。那么企退人员能涨102.9元,事退人员涨138.9元,差距缩小到36元。
相当于企退人员比去年多拿近6元,而事退人员少拿6元。这12元的差距变化,正是政策倾斜带来的实惠。不过要提醒大家,这种调整方式相当于把"蛋糕切法"变了——比如总调整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给基础部分多切一刀,自然高养老金群体的挂钩部分就少分点,这需要各级财政做好精准测算。
当然具体能涨多少,还得看各地实施细则。像北京这些年一直有"提低限高"的做法,去年就明确规定养老金低于6451元的可以多涨,高于的少涨。这种"削峰填谷"的调整方式,确实能让低养老金群体多分到些实惠。不过要提醒大家,即便政策倾斜,总体上涨金额往往还是养老金高的占优,毕竟"多缴多得"的激励原则不能丢。比如上海去年调整时,虽然也强调公平,但工龄单价仍保持2元高位,养老金挂钩比例1.8%更是全国前列,这种调整方式实际上更利好缴费年限长、基数高的群体。
最后说句实在话:对于养老金低于3100元的企退朋友,今年确实可能比往年多涨几十块钱,但想靠调整追平高养老金群体,目前看还不现实。毕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既要讲公平,也要保效率。不过能多涨总归是好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里给大伙儿提个醒,各地方案公布后,一定要重点看三个数据:定额涨多少、工龄单价变没变、挂钩比例调没调。这三项直接决定你能多领几斤排骨钱。另外,1954年前出生的高龄老人别忘了还有额外补贴,这个群体往往能比同龄人多涨百八十块呢!
信息源:新华社: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翻番!社保待遇稳步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