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广东物协)发布了《广东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分类标准》,这项新规的制定旨在为行业提供统一的分类评价机制,助力管理水平的提升。“这项物业管理标准的出台,与一起涉及700多户居民的调价争议密切相关。”一位广东物协相关负责人透露。
事情的起因源于广州市某小区的业主高先生。在2023年,该小区的物业公司突然将车位物业费提高了50%,引发了业主们的不满。高先生表示:“这次提价来得太突然,物业公司并没有征询我们的意见。”一时间,居民们情绪高涨,对物业公司的决策表示强烈抗议。而物业管理方则辩称,由于物价上涨、人工成本增加以及设施维护的需要,他们依据政府指导价进行了研究决定,并认为这一调整符合公司的运营要求。然而,双方立场对立,争论升级。最终,高先生作为业主代表把物业公司告上法庭,由于诉求无法达成一致,这场官司一路打到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法院作出的判决是,物业公司的调价方案未经过小区全体业主“指标过半”的同意,已违反法律规定。由此,双方关于价格的争议得以平息,高先生也代表766名业主将锦旗送到法院致以感谢。“案件已了,锦旗也送了。”审判长杜以星却始终无法释怀,广东作为全国物业服务企业最多的省份,面临超过30.4亿平方米的物业管理面积,处理不当的物业管理问题不仅导致案件数量的激增,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稳定。
针对这一现状,广东高院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物业管理服务的深层次问题。经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广东物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自律管理和行业发展的文件,但由于行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相关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加快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4年10月,广东高院向广东物协提出了加强行业自律、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司法建议,建议从规范和统一行业服务体系、制定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收到建议后,广东物协迅速召开了相关会议,围绕服务质量管理、客户服务、房屋及设施管理、环境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的物业分类及服务标准指标。相关负责人指出:“不到一个月,我们就推出了新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通过编制详细且一致的管理服务标准,为解决物业管理服务良莠不齐的难题奠定了制度基础,推动行业自律意识的提升,助力全省物业管理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法院通过多元化解争议、发布典型案例以及出台相关指引等举措,不断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法院物业服务纠纷一审立案42353件,已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努力不仅增强了行业的规范性,也为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