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仁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抱在怀里的弟弟长大后会成为自己的头号敌人;文仁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儿时如此依恋的哥哥,日后会成为自己口诛笔伐的对象。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多子意味着多福。可是往往“多子”不仅没有带来“多福”,反而带来了无休止的争吵、甚至对簿公堂。
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兄弟姐妹间的争吵主要涉及财产分配、养老等方面。而对于日本皇室,德仁和文仁之间的斗争是各方势力的角逐,而让这场斗争愈演愈烈的就是那棵皇室时隔41年生出来的独苗悠仁。
1
儿时的他们有多暖?
1965年出生的文仁比德仁小五岁,小时候的他就和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是哥哥的跟屁虫。而德仁也像一个大力水手一样,哥哥力爆棚,时常把文仁抱在怀里。那时候的明仁和美智子一脸慈爱地看着自己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心里乐开了花。
据日本媒体报道,1974年,14岁的德仁第一次离开日本去澳大利亚参加homestay时,前往机场的文仁含泪相送,上演了一出兄弟情深的离别戏码。对于只有9岁的文仁而言,当时对哥哥德仁的不舍肯定是发自肺腑的。
儿时的他们,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没有利益上的你争我夺,只有单纯的兄弟情谊。
2
长大后的他们有多水火不容?
人总是会变的,长大后的德仁和文仁也变了。他们有了各自的家庭,有了各自背后的势力,需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支持者而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身为哥哥的德仁显得很中庸。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和他先天的“长子优势”有关。德仁出生时作为昭和天皇裕仁的长孙、明仁皇太子的长子,成为未来的天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身为老二的文仁想要爬到天皇的位置上就必须要扳倒自己的亲哥哥
。所以心高气傲的文仁从意识到天皇之位与他缘分不深时,心里就已经不平衡了……
后来,德仁无子,而他又在不惑之年有了儿子。上天给了他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他怎能不把郁结多年的怨气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只是他这一发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文仁亲王。
为了发泄怨气,身为皇嗣的文仁亲王处处都想压德仁一头,俨然没有了岛国人民骨子里的谦逊和礼仪。
他前脚公开批评哥哥德仁的登基典礼铺张浪费,后脚就斥巨资修缮文仁亲王官邸,还公开自己喜欢收集各种名贵相机的奢侈爱好。
与德仁相比,文仁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个儿子。
为了让这个儿子早日登台露面,日本把法律都修改了(成年年龄由20岁下调至18岁,2022年4月1日起施行)。
曾经的兄弟情深演变成如今的模样,不免令人唏嘘……
3
身为父母的明仁和美智子有多寒心?
为人父母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兄弟阋墙。明仁和美智子看着自己的孩子明争暗斗,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管这场斗争的胜利者是谁,对于明仁夫妇而言,他们都输得一塌糊涂。
现年88岁的明仁,已经没有精力去管这两个儿子了,唯一能给他带来安慰的估计就是唯一的女儿清子了。
对于德仁而言,他也没有什么好争的,只要保重身体,活过文仁就是最大的胜利。但是对于文仁而言,自己能不能登上皇位还是未知数,估计早已心急如焚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捏哪儿哪儿都疼。子女的斗争中,输的是父母,寒心的也是父母。
人活一辈子,不管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处在什么样的阶层,其实都是活一个心态。成熟的心智、平静的心态,是人一辈子的资本。你觉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