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时间刚过,不到24小时,李嘉诚有了新动作,小儿子开始分家

4月2日,香港长和集团的港口出售协议原定签字期限悄然过去,李嘉诚却迟迟未在228亿美元的交易文件上落笔。这笔涉及23国43个港口、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战略要地的交易,原本要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却因舆论风暴和潜在的政治压力被迫延缓。不到24小时,4月3日,李嘉诚以预录视频亮相,宣布向新加坡医院捐赠治癌仪器,声称要救更多癌症患者性命。可这视频里,他对港口交易只字未提,对延缓签字更是毫无解释。紧接着,小儿子李泽楷抛出重磅炸弹:盈科集团宣布所有业务独立于长和,摆明要分家。这一系列动作,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背后藏着多少算计?这家族帝国到底在玩什么局,值得所有人瞪眼看个清楚。

先看这捐赠的事。4月3日的视频来得太蹊跷,签字刚过一天,李嘉诚就跳出来搞慈善,捐仪器救癌症患者,听着高大上,可偏偏不碰港口交易这烫手山芋。外界猜得头头是道:这哪是单纯慈善,分明是“自救”!3月初,长和抛出卖港口计划,228亿美元换43个港口控制权,本想赚一笔大的,结果捅了马蜂窝。国内舆论炸锅,专家直指这不只是生意,是中美博弈的棋子,还砸了香港“自由港”的招牌。长和股价应声跳水,几天内蒸发几十亿港元,损失眼看要雪球般滚大。李嘉诚不傻,他知道再不吱声,这窟窿只会越捅越大。捐仪器?明摆着是刷好感,稳民心,想把舆论的火先压下去。这招够老辣,可治标不治本,港口交易的雷还在那等着呢。

再说签字延缓,这步棋更狠。长和3月公布卖港计划时,踌躇满志,可没料到国内反弹这么猛。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不是普通资产,那是战略咽喉,美国要,中国盯着,谁拿谁输都牵动全局。李嘉诚想卖给贝莱德,赚快钱,可这等于把筹码拱手让美国,国内自然不干。拖着不签,不是他不想卖,是不敢立刻卖。签了,违约金和特朗普政府的怒火能把他西方业务砸个稀烂;不签,国内压力又如芒在背。他只能拖,拖出个喘息空档,找个两全其美的解法。可时间不等人,贝莱德那边催命,国内舆论压顶,这缓兵之计能撑多久?李嘉诚这老狐狸,怕是也捏了把汗。

就在这节骨眼上,李泽楷的分家操作像颗炸弹,把局势搅得更乱。盈科集团宣布跟长和切割,所有业务独立,这不是普通的家族调整,是赤裸裸的战略撤退。港口交易风波把长和推到风口浪尖,中美博弈,长和这艘跨国巨轮风险陡增。李泽楷看透了:再不跑,长和要是塌了,盈科也得跟着遭殃。分家就是防火墙,把自家资产从长和的泥潭里摘干净,留条后路。可这分家来得太巧,正赶上签字延缓和捐赠风波,外界哪能不怀疑?这分明是李氏家族的连环套,先稳舆论,再切风险,父子俩配合得天衣无缝。分家看似独立,可跟港口交易的乱局脱不了干系,分明是李嘉诚在下一盘大棋。

这局棋,李嘉诚走得够狠也够险。港口交易不签,他得罪美国;签了,他伤国内根基。长和在中国和香港的业务是大头,丢了这两块,等于自断一臂。可不卖,西方市场又不好混,特朗普的脾气谁敢惹?捐赠是缓招,分家是退路,可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接下来,李嘉诚还得想办法平息这场风暴,要么找到新买家,要么跟贝莱德重新谈条件,总之不能这么僵着。可李泽楷分家这步,等于提前给家族留了底牌,长和要是真扛不住,盈科还能另起炉灶。这老谋深算的布局,够毒也够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