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21岁的韩裔学生Roy Lee在硅谷掀起了一场关于科技大厂招聘流程的大讨论。他凭借自创的AI神器,不仅在技术面试中轻松过关斩将,还成功拿到多家科技巨头的offer,更是在创业路上实现财富自由(第一个月收入17万美金,第二个月收入22.85万美金)。
Roy Lee是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去年5月从美国加州社区学院Diablo Valley College取得了数学专业副学士学位,并于同年8月成功转学进入哥大。按照常规的人生轨迹,他将在2026年毕业,获得哥大热门CS本科学位,随后进入硅谷,成为科技大厂的一员。然而,在准备科技大厂技术面试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一过程充满形式主义,令他开始心生厌恶。
技术面试通常要求程序员在电脑屏幕前,面对大厂面试官现场解答一些晦涩的编程问题。Roy Lee花费了600个小时准备这些面试,却发现这些面试内容全靠死记硬背,浪费大量时间刷LeetCode题库。他认为,这样的面试仿佛是为科技大厂高管准备的表演,无论是否看过这些问题或记住了解决方案,面试时都要表现出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
这种非常形式主义的面试方式让Roy Lee感到厌倦,也激发了他的逆向思维,于是他在短短一周内开发了一款名为Interview Coder的AI作弊工具。这款工具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求职者只需截图面试题,调用AI生成解析,就能瞬间给出解决方案。更绝的是,它能绕过屏幕录制软件的检测,将答案悬浮在面试窗口,而面试官毫无察觉。
为了检测Interview Coder的实战性,Roy Lee借助这款AI作弊工具参加了亚马逊、TikTok、Meta和Capital One等大厂的面试,结果不出意外,他全部拿到了offer。随后,Roy Lee将自己利用AI工具面试亚马逊的全过程录制了下来,并把视频上传到YouTube,高调宣传自己的作弊神器。
然而,这一行为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位亚马逊内部员工发现后,立即向哥大发去了投诉信,亚马逊也斥责Roy Lee破坏了面试的公平性,并以招聘合作关系相要挟,要求哥大给出处罚。哥大在第一次听证会上询问Roy Lee是否将这款AI用于校内作弊,他坚称只用于外部面试,并未出现在校内任何场合。于是,哥大给出了留校观察的处分。
Roy Lee并未就此罢休,他在社交媒体X上公开了亚马逊的投诉信及学校的纪律文件,这一举动激怒了哥大校方。学校认为Roy Lee散布机密文件,违反校规,并安排了第二次听证会。然而,Roy Lee根本不屑一顾,继续在X上更新动态。最终,哥大在3月27日给出了停学一年的处罚。
Roy Lee的AI工具凸显了当前科技大厂招聘方法的漏洞,揭露了人才选拔的虚伪,迫使公司寻找更加公平且准确的评估方式。前Meta工程师Yangshun Tay在领英上发帖表示:“作为一名面试官,我很讨厌他,但作为一名应聘者,我也很崇拜他。作弊是不对的,但我实在是受够了这些愚蠢的算法面试。”
科技大厂(通常是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和Google,简称FAANG)的技术面试早就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FAANG的技术面试包括编码挑战、算法、系统设计问题和行为评估,其中算法是重点考察项,甚至有公司会让面试者当场写代码。为了通过这些面试,很多人求职者都在LeetCode题库上疯狂刷题。
他们纷纷吐槽,技术面试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像是标准化考试的延续,题目与实际工作完全脱节,现实生活中可能一辈子用不上,却要花费面试者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据估算,FAANG的面试通过率基本上都不足5%,尤其是谷歌仅为0.67%,这比一些藤校的录取还难。Roy Lee的事情爆火后,许多人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留下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声称大厂的面试必须改革,而不是死守LeetCode刷题不放。这场由AI作弊工具引发的风暴,很可能会给整个行业开启一场重启。
在Roy Lee自创的Interview Coder之前,就有AI面试软件的存在。和Interview Coder有相同作用的LeetCode Wizard,毫不掩饰地称自己是排名第一的AI编程面试作弊APP,并且在任何编程面试中都取得了强势录取,收获FAANG的offer。据称,这家公司已经超过1.6万人用过,并且数百人通过这款作弊APP得到了录用通知。
Roy Lee的做法虽然获得了处分和争议,但也促使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反思自家的招聘流程。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在2月的谷歌全体会议期间建议招聘经理恢复真人面对面的面试。谷歌也并非是唯一一家考虑这一想法的科技公司,德勤也已经恢复了针对英国研究生项目的面对面面试,亚马逊也正在采取措施打击AI作弊。
无论未来如何,Roy Lee这类能更快一步看清游戏玩法、并重新定义游戏玩法的人,在任何时刻、任何环境都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他们的出现,或许正是推动科技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