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游中国丨冰城夏都 音乐之城(3)

冰城夏都

音乐之城

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一座独具风情的城市,冰雪与热情交织,历史与现代共融,在祖国的北疆闪耀着独特光芒。

NO.1

课文欣赏

《冰城》(节选)

作者:张爱凤

我的家乡哈尔滨是一座尽人皆知的美丽城市,它被人们誉为 “天鹅项上的一颗明珠”。

圆顶的俄罗斯大教堂,华丽的 “马迭尔” 餐厅,典雅的日本式民宅,精美的民族建筑,装扮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夏天,迷人的太阳岛曾使多少人流连忘返。水中,健将们劈波斩浪,享受着中流击水的快乐;岸上,一顶顶遮阳伞、小花伞装点着绿莹莹的草地和黄澄澄的沙滩,像一朵朵盛开的小花。

然而,我更爱哈尔滨的冬天。一到冬季,哈尔滨就变成了冰的王国、雪的世界。地上、树上、各式的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到处是一片银白,远远望去,好壮观,好气派。

《冰城》选自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本文主要讲述了哈尔滨的冰雪文化,通过对冰雪景观、冰雪活动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哈尔滨作为“冰城”的独特魅力。

NO.2

城市名片

城市关键词

别称: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美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位置: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名人:萧红、马迭尔冰棍创始人约瑟·开斯普、刘亚楼……

景点: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太阳岛风景区、东北虎林园……

美食:哈尔滨红肠、锅包肉、哈尔滨啤酒、得莫利炖鱼、粘豆包……

城市简介

哈尔滨,简称 “哈”,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使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多元文化,俄式、日式等风格建筑遍布市区,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哈尔滨四季分明,冬季冰天雪地,是冰雪旅游的绝佳之地;夏季凉爽宜人,被誉为 “冰城夏都”。哈尔滨也是我国传承现代音乐艺术最早的城市,诞生了国内第一支交响乐团、第一所音乐教育学校,被联合国授予亚洲唯一的“世界音乐之城”。

NO.3

游在哈尔滨

哈尔滨既有浪漫的冰雪奇景,又有充满历史韵味的人文景观,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集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演艺、冰雪建筑、冰雪活动、冰雪体育于一体,是世界最大的冰雪乐园,是享誉国内外的最佳冬季旅游目的地。

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3月初,冰雪大世界为世人展现冰与雪的极致浪漫:晶莹剔透的冰雪艺术雕塑、洁白如玉的雪雕作品、幻彩炫目的灯光特效、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欧洲风情炫彩的冰秀演出,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在这里轮番登场。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街道,全长1450米,街道两旁是欧式风格的建筑,涵盖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建筑风格,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了欧洲。

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建筑之美,还能品尝到各种特色美食,如马迭尔冰棍、哈尔滨红肠等。

太阳岛风景区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一处天然的避暑胜地。夏季,这里绿树成荫,湖水清澈,有花卉园、松鼠岛等多个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自然风光,放松身心。

冬季,太阳岛则变成了雪的世界,雪博会在这里举办,各种雪雕作品争奇斗艳,展现出冰雪艺术的魅力。

东北虎林园

哈尔滨东北虎林园,是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 ,位于松花江北岸。这里肩负着东北虎保护、科研等重任,为濒危的东北虎种群繁衍带来希望。

园区内,东北虎或闲庭信步,或威风凛凛,游客能近距离目睹 “丛林之王” 的风采,对保护珍稀动物、传播动物保护理念意义非凡,是哈尔滨极具特色与影响力的旅游名片。

NO.4

食在哈尔滨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餐饮文化,即哈尔滨风味,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

锅包肉

锅包肉是东北菜中的经典,在哈尔滨家喻户晓。猪里脊肉切片腌制裹面糊炸至金黄酥脆,再用糖醋汁炒制。吃起来外酥里嫩,酸甜恰到好处,开胃解馋。

大列巴面包

“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大列(liě)巴”面包,直径达25厘米以上,每个约2.5千克,以其独特的炭烤工艺和特殊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面包存贮期长,携带方便,每天一上柜台便引来八方宾客排队购买。

红肠

哈尔滨红肠是哈尔滨的特色美食之一,是俄罗斯风味的欧式肠,已有百年历史。它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原木熏制,以猪肉、淀粉、大蒜等为原料,经过腌制、熏烤等多道工序制成。红肠口感醇厚,有浓郁的烟熏味,既可以直接吃,也能用来炒菜、炒饭,深受人们喜爱。

冻梨

冻梨是哈尔滨冬季特色果品,承载着当地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冻梨一般由花盖梨、秋白梨等冰冻而成。其表皮乌黑色,有细小冰晶。口感冰爽酸甜、果肉绵密、汁水丰富。

冻梨不仅美味,还具有清热利咽、止咳降噪、醒酒解腻等功效。

哈尔滨,冰城夏都,冰雪赋予它浪漫,历史赋予它底蕴。走进哈尔滨,感受冰雪的魅力,品味美食的鲜香,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

内容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统计局、道里区人民政府。

本文用于公益宣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