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orce RTX 5060 Ti显卡首发评测:2K游戏的新选择,性能爆表

在经历了GeForce RTX 5090、RTX 5080和RTX 5070系列的逐步推出后,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在2025年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未被提及的显卡——GeForce RTX 5060 Ti。这一系列产品的阵容与RTX 4060相似,分为RTX 5060 Ti 16GB、RTX 5060 Ti 8GB和RTX 5060三款型号。不过,此次的上市策略有所不同,两款RTX 5060 Ti将同步上市,而RTX 5060则要等到5月份。各家厂商似乎更加重视16GB版本,手中所拥有的显卡更是以此为主。这次我们评测的显卡来自影驰的RTX 506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MAXOC,自然是16GB版本。首先要提的是,本次RTX 5060 Ti没有Founders Edition的推出,个人认为这确实是一大遗憾,毕竟上一代的RTX 4060 Ti Founders Edition外观极为吸引人。

在显卡规格方面,RTX 5060 Ti所采用的核心为GB206,预料之中,其CUDA核心数为4608,相比于RTX 4060 Ti多了两组流处理器(SM),频率也有所提升。不过,从晶体管数量和芯片面积来看,GB206比AD106还小,说明它的制程工艺保持了一致,而更为快速的GDDR7显存,无疑是提升性能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想深入了解Blackwell架构的朋友可以参阅我们之前发布的RTX 5090评测,补充部分内容因为篇幅原因不便重复。

影驰RTX 506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MAXOC是极具特性的超频版本,本文将逐一展示其独特参数。在外观设计上,由于我们之前已评测过影驰的RTX 5080与RTX 5070 Ti金属大师版,因此对RTX 506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MAXOC并不陌生。正如在评测RTX 5070 Ti时所称赞的,影驰在厚度控制上表现出色,RTX 506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MAXOC的厚度仅为44.5mm,真正属于双槽显卡。长度和宽度方面,这张显卡与之前的金属大师系列没有本质区别。金属外壳加上纤薄的设计,提升了触感与视觉美感。

在散热设计上,该显卡显然不容小觑,三把90mm直径的霜环风扇搭配经典的三段式扇叶设计,五条热管的散热效率令人满意。供电接口依旧为经典的PCIe 8-pin,与绝大多数RTX 4060 Ti保持一致。虽然该显卡并不沉重,影驰仍为其设计了两个固定螺丝孔,背板上的设计则极具力度,个性与硬派感十足。

随后我们进行了彻底拆解,显卡的核心GB206-300-A1相对较小,四颗三星GDDR7显存包围其周围,分布设计合理。供电部分为6+2相设计,具备优秀的电源管理。测试平台方面,使用了一众竞争对手以求公平对比,包括RTX 4060 Ti 和 4070,以及AMD的RX 7700 XT。基准测试中,RTX 5060 Ti以平均领先26.5%的优势大幅超越了RTX 4060 Ti,并与RX 7700 XT绩效接近。

在游戏测试中,我们关注的主要是2K分辨率的表现。RTX 5060 Ti在流畅运行的游戏数量上大幅超过RTX 4060 Ti,在一些热门大作中,如《赛博朋克2077》与《战锤40K:暗潮》,表现优秀。当然,在光线追踪游戏中,该显卡同样能够凭借NVIDIA的光线追踪技术获得令人满意的帧率。两个型号的情况也不乏竞争,RTX 5060 Ti与RX 7700 XT之间的性能差距近乎微乎其微。

对于DLSS4技术来说,RTX 5060 Ti展现了强劲的优势。在2K分辨率下,即便开启3倍帧生成,平均帧率依旧十分让人瞩目。AI性能方面,RTX 5060 Ti在生成速度与计算框架上也优于竞争对手,证明了新一代显卡的强大潜力。

温度方面,经过负载测试,影驰RTX 5060 Ti金属大师黑金版MAXOC的温度控制表现优异,满载平均温度为59.2°C。功耗测试则显示,该显卡在满载时性能稳定,显示出60%以上的表现提升。

总结而言,RTX 5060 Ti无疑是一款适合主流2K及1080P用户的划算显卡。与上代RTX 4060 Ti相比,其游戏表现足足提升了18%。虽然未能在性能上与RTX 4070抗衡,但在DLSS4及出色的性价比下,RTX 5060 Ti成为了一款极具竞争力的选择。针对价格方面,RTX 5060 Ti的16GB版本也在竞争范围内,标价3599元,比RTX 4060 Ti便宜300元。综合来看,这款显卡在未来的游戏市场定能占有一席之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