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玩“编”乐·“织”造快乐
编织,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古老传统艺术,是我国的特色民间文化,它集结了编和织的技艺。 编织作为民间传统手艺,不仅品类繁多,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处可见。
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术,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弹指之间,“绕”有兴趣。编出乐趣,织出创意。
活动缘起
起床后,老师正在给妍妍编辫子,吸引了同伴的围观,关于编织的讨论与探索由此展开......
“哇!妍妍你的辫子真好看啊!”
“你这是怎么编的啊?好厉害啊!”
“我妈妈也会编辫子,还会弄不一样的造型呢?”
“好想学一学啊!”
教师的思考
从孩子们的对话中发现,他们对编织有一定的经验,发现很多孩子都了解并接触过编辫子,那编辫子跟编织有什么联系呢?基于幼儿的疑问,教师应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在自由探索与体验中自主发现、大胆创造,以此提升审美能力,并促进同伴间交往互助的发展。
编织大调查
孩子们对编织满怀浓厚兴趣,然而经验不足,对编织的方法、所需材料等方面尚缺乏了解。为此,我们采用亲子调查的形式,引导小朋友去获取关于编织的相关信息。
向左
“编织就是用毛线绕来绕去,变成好看的东西。”
“我妈妈就会用毛线来织围巾,织围巾是一种编织。”
“我爷爷奶奶家有一个背篓是用竹子编的。”
幼儿园里的编织
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不少地方都藏着编织物品。
编织初体验
经过一番寻找, 孩子们对编织很感兴趣, 于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寻找能编织的材料。
初遇问题
在活动中,孩子们遇到了困惑,我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我的毛线缠在一起了。
毛线老是掉到地上去了。
有时编玩会零乱、编错或者有点松。
我想编一个花篮,但是我绕不好。
解决办法
孩子根据“毛线一团乱”的问题 讨论了好几种解决办法。
“可以把毛线放在框子里编织,毛线就不会滚到地上了。”
“编织的时候可以把毛线剪短一点。”
“我们可以先把毛线卷起来,毛线就不会缠在一起了。”
“把线剪下来再穿手链线就不会乱了。”
孩子们按照解决的办法,将毛线剪短或放编织筐里,这次毛线没有缠绕在一起了。于是快乐的编织开始啦!
巧手编编编
三股辫编织
幼儿的发现
“编出两条麻花辫,对称的很漂亮。”
“有时边会凌乱,边错或者有点松。”
“编完之后可以装饰在头发上。”
“应该左边一下,右边一下的编。”
编花篮
幼儿园的发现
“缠绕后我又重新缠,发现散了,之前缠的都没了。”
“缠绕时一个绕过去一个不绕,一直重复了。”
“编的时候容易散,要拉紧毛线。”
“我找了很多种颜色来编花篮。”
冰棍棒缠绕
幼儿的发现
“几根雪糕棍一个让一个的边会变成大圆盘。”
“我觉得像蜘蛛网。”
“好像五角星用彩色绳子更漂亮。”
“加上脑袋和尾巴特别像小乌龟。”
快乐编织
幼儿的收获
对于孩子来说,在游戏中获得认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材料的准备、方向的延展、兴趣维持的共同作用下,孩子们所带来的惊喜超乎想象。通过探索“编”玩“编”乐,“织”造快乐的项目化活动,幼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想象、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我们跟随孩子的脚步,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见证项目化故事从无到有,落地生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