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岛链”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于1951年提出,最初具有明确的地理含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其意义逐渐涵盖了更为广泛的政治与军事层面。这一战略意图通过在太平洋岛屿群上布设军事基地,构建一条围绕亚洲东岸的防线,旨在威慑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和中国。简而言之,美国计划通过这一岛链网络,限制这些国家的行动自由,形成有效的封锁和遏制力量。尽管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剧变,但岛链战略依旧未曾过时,反而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时至今日,岛链战略的核心目标已发生一定的转变,它不仅是美国对中国经济和安全的制衡工具,也是对中国周边海域进行军事封锁的一种手段。为了实施这一战略,美国精心布局了三条主要岛链,分别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和第三岛链。
第一条岛链的范围包括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伸展至台湾、菲律宾以及大巽他群岛,其中,日本被视为最为重要的战略区域。美国在日本驻扎了大量兵力,重点军事基地位于横田和冲绳,这里是美国唯一的海外航母基地所在。菲律宾提供军事基地使用的做法,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岛链的力量投射能力。
第二条岛链则以关岛为核心,横跨了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及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区。关岛和马里亚纳群岛都是美国的海外领土,设有海空军基地,且关岛是美国战略轰炸机的部署地,包括B-52轰炸机。
第三条岛链的核心区域是夏威夷,涵盖了阿留申群岛、及南至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夏威夷群岛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和舰队的重要基地。
这些岛链的存在,无疑对中国构成了军事、经济和外交层面的巨大压力。在军事方面,美国的岛链战略有效限制了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阻碍了中国的战略扩展;在经济领域,岛链对海上航道的控制威胁着中国的海上贸易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风险;而在外交方面,岛链的存在促使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周边和大国间的外交互动。
然而,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和不断的发展,中国逐渐崛起并突破了第一岛链,甚至如今第二岛链的防线也变得越来越薄弱,几乎名存实亡。
歼-36:专为对抗B-21隐身轰炸机而打造
美国《1945》网站毫不掩饰地指出,B-21隐身轰炸机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将成为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的最大威胁。B-21隐身轰炸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多功能性”,不仅在设计上巧妙融合了高经济性和高实用性,还具备了极高的性价比,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并能够实现分散部署。它不仅可以单独深入敌方高风险区域,精准打击关键目标,还能够与F-35隐身战斗机和无人机形成协同作战,组成强大的作战体系。
B-21不仅具备传统轰炸机的攻击功能,还集成了侦察、指挥和中继通信等多项高端技术,具备极强的威慑力。它还融合了电子侦察机和预警机的功能,能够与其他作战平台进行无缝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在飞行任务过程中,B-21能在同等燃料消耗下完成打击任务,同时,能够在飞行途中持续收集情报,并迅速传递给友军,为战场决策提供支持。
即使弹药耗尽,B-21也能通过高精度引导系统协助友军进行后续的导弹和炸弹打击,其任务性质集中于高精度、高风险的目标摧毁。
在亚太地区,B-21隐身轰炸机的作战设想是从第二岛链的基地起飞,深入第一岛链附近进行隐蔽伏击,并发射射程达900公里的LRASM隐身反舰导弹。它的打击目标可能涵盖东海和南海的中国军舰、运输舰、航母战斗群,甚至包括沿海地区的空军基地和导弹阵地。
美军展现了高度的战略眼光,B-21的基地布局不仅扩展到第二岛链,还包括澳大利亚等地。这些发射阵地距离前线有数百公里,部分甚至远达900公里,对于传统战机来说,拦截其导弹具有极高的难度。与B-2轰炸机相比,B-21体积更小,雷达反射面积显著减小,且具备全波段隐身能力,使其能够避开几乎所有类型的雷达波段。相比B-2,B-21在执行打击任务时表现出更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能够在敌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打击,极大地增强了作战时的战略突袭能力。
然而,歼-36的问世让美国意识到中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可以应对潜在威胁。歼-36隐身战机专注于超远程截杀任务,能够在第二岛链区域精准发现并摧毁美国的隐身轰炸机、预警机、加油机以及大型运输机等关键目标。
歼-36的出现,使得第二岛链的防线看似摇摇欲坠,似乎即将失去其战略意义。
歼-36远程隐身战机的登场彻底打破了当前局势的平衡。根据美国战争网站的报道,歼-36是一款超重型战术战机,拥有宽敞的双座舱设计,可以容纳两名飞行员,第二名飞行员专责情报收集与通信工作,甚至可以操作无人机。
该战机配备了先进的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和两个三阵列侧视雷达孔径,令其在空中作战时具有极强的侦察和目标跟踪能力。此外,歼-36的多个大型内置武器舱使其可以携带多种超远程空空导弹和远程反辐射导弹,具备远程精准打击敌方大型雷达系统的能力。
凭借其2400公里的作战半径,歼-36能够在第二岛链内执行作战任务,专门针对B-21轰炸机进行拦截和打击,无需依赖加油机的补给。这使得歼-36成为美军空军在亚太地区的一大威胁。
歼-36与歼-20共同构成了中国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前者专注于制空作战,而后者则主要在第一岛链内实施打击任务,整体作战体系极为完善,涵盖了无人机、无人舰艇、神盾舰、航母、远程防空导弹和电磁压制武器等多种平台。此外,这一体系还具备强大的防区外监控能力,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作战网络,牢牢控制了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的空域和海域。
目前,歼-36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摧毁美军的加油机走廊。这条走廊对于美国空军在南海和东海的作战至关重要,一旦其被摧毁,短程作战飞机如F-35将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缺乏足够的作战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