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是京华时报创刊五周年经验谈的第二天,昨天请了京华时报时事新闻的负责人谈了优势和长处,昨天谈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权威,一个是亲民,今天请到了社会新闻,今天请到的是京华时报社会版版组主任张辅评和热线版组负责人金凌云,他们两位向大家分享京华时报在社会新闻方面的成功秘诀。
[全文] [我来说两句] |
|
■ 社会新闻整体介绍
京华时报作为贴近性强的都市报,自创刊以来就很重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
京华时报北京社会新闻主要有政法新闻、热点新闻和热线新闻,其中“北京·社会”版以政法新闻为主。
京华时报创刊时就成立了由12名记者组成的当时综合类平面媒体最大的政法新闻部。政法新闻部已发展壮大至现在由18名成员组成的社会版组,负责采编每天3个常规社会版面。
|
■ 众说京华
京华人以媒体的监督权,揭露社会丑恶,维护法律尊严和百姓利益。不久前曾以《锦绣总经理承包注水屠宰厂》为题,揭开了某肉类批发市场总经理同时承包屠宰厂,大肆产销注水肉的丑恶黑幕。迅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市场被整顿,注水肉被拒之京外,当事人被处理。读者人心大快,更为京华人大鼓其掌。
读者 马龙生 |
一条好新闻除了要鲜活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观真实。对于一些不太确定的事件,京华的记者往往进行多方查证,核实无误后才延期刊登。这些新闻虽然失去了时效性,却保证了客观和真实性。 读者 陈发 |
《京华时报》一直奉行以事实说话的原则,贴近百姓,关注民生。记者采访扎实,报道作风严谨,尤其是在法制新闻报道这个严肃的领域,为首都人民奉献了一份可读、可信的报纸。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何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