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争鸣
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争鸣:科学界竟也有“包工头”
::网络第一声音::
排行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日月谈 | 地方 | 在线阅读 | 访谈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 文字版 | 导航 | RSS | 直通车 | 滚动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编者按]在普通人眼中,科技工作者确确实实是让人羡慕的——国家重视、社会地位高。然而,谁又能想到呢,现在我们科技界的贫富差距居然也一直在一步步拉大——个别学者尤其是院士把持绝大多数资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如果其他科技工作者想涉足这一领域,却只能给这些著名学者“打工”……[全文][我来说两句]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包工头”现象在科学界却越来越普遍……某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在学术界有一定身份,很容易就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但他们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这些学者往往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全文]

科研资金永远就在几个人中流转

 在个别名气较大的学者中,甚至出现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今年负责项目审批和经费发放,明年又会参加项目申请。这样一来,科研的资金就永远在几个人中流转,这些人几乎把持了他们所在学术领域的绝大多数科研资金。如果其他人想涉足这一领域,只能给这些著名学者“打工”。[全文][我来说两句]

真正干活的,拿到的反而不多

 那些跟有关部门和个别专家“关系不好”、只知道攻技术的倒霉蛋儿,就比较麻烦了。即便你申请的技术比别人强一点,也只能慢慢地等着……有这样一个数据让人吃惊:64.3%的科技工作者用了“严重”一词来形容现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仅有12.3%的人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仅是个别现象。[全文][我来说两句]

科学工作者有职业风险
●科技工作者有职业风险

 调查显示,52.9%的受访者认为,在选题申报公正性上,“有时”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还有9.4%的人表示“经常”如此,仅有29.7%的人认为,有关方面对科研成果评价“非常公正”“比较公正”。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接近三成(29.7%)的人“偶尔”会遭到侵害,5.4%的人“经常”被侵害。还有13.7%的受访者觉得,与传统观点不同观点“完全不能发表”。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权益保障仅好于个体户、工人、农民。[详细]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百亿大财东的行政力量

 据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亿元左右的科技经费投入,其中约150亿由科技部来支配……“科技部实际上已演化成一个控制大量科技经费的部门”。这是饶毅、邹承鲁、鲁白三位科学家对科技部功能最为严厉的指责。[全文][我来说两句]

官员偏好为个别专家偏好打开方便之门
 官员的偏好之外,也为个别专家的偏好打开了方便之门。中科院一位科学家对《中国新闻周刊》称,重大项目由于极高的封闭性,个别专家虽然自己回避项目申请,但其学生、亲友、弟子,以及某些行政官员的亲友,带着各类相关不相关的课题,只要跟重大项目沾点边,就都可以划到这个圈子里来。[全文][我来说两句]

争取项目,一条激烈的竞争通道
 “科学家精力的大部分,用在了申请项目、请客吃饭、拉关系上,用于科研的时间、精力和经费都少之又少。”争取项目成为一条激烈的竞争通道。即便863和973最后流到个体科研工作者那里的钱再少,科学家也要争取。[全文][我来说两句]
邹承鲁
●邹承鲁:取消科技部

 去年邹承鲁院士等人曾撰文:建议取消科技部,虽然观点有些偏激,但是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另外,这些代理机构的大量存在,致使科研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一方面,一些机构拥有太多的闲置资源,另一方面,真正需求者又无法及时获得。再加上,由于不是专业的经费管理机构,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造成宝贵的科技资源的浪费……[全文]

科学界也有“包工头”
科研经费分配虽不寡却不公
别寄望少数精英拥有不凡诚实品质

 当前的科研经费低效配置,与同行评审的重要性被忽略有关。科研创新总是由少数人突破,多数人接受认可,即创新的“多数服从少数”的基本规律。对于这些“少数”精英,寄望于他们拥有不同寻常的诚实品质是完全不现实的,那么如何推动他们相互竞争就成为提高科技资源产出的关键。[全文]

让“科学家管理科学的事情”

 由于行政官员对科技经费分配很难按项目本身优秀程度来确定,使得科技经费浪费与贪污情况无法避免。与此同时,大量科技人才为了争取科技经费,不得不绕着行政人员转。现行的科技评审体制无法抵制权力分配的影响,无法杜绝关系分配的渗透,难以回避声誉分配的光环效应。经过这些利益集团的截流与瓜分,还有多少经费是用于真正的科技投入呢?[全文][我来说两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个可能的改革摹本

 相对较为独立、所受行政干扰较少、评审较为公正,保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20%的经费,推出了基础科研近80%的成果……“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人员,权力比较有限,主要是专家意见说了算,科学家有自主权,匿名评审,也比较公平,看不到很多官僚的作用。”[全文]

●科研经费六大洗钱方式

 第一,购买设备,例如国家下拨700万元,只购买500万元设备,大笔回扣进了小金库;

 第二,大量购买汽车房子,最后纳为私产。

 第三,购买保险,例如,“我今年55岁,买5年养老保险,每月2000元,5年就是12万,等我退休后,这笔钱我可以取回,至少可以拿回本金,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买保险则有发票可以报账;

 第四,合作研究,例如,“一个亿的总课题,我说需要别人合作研究,跟对方地下约定,让他开个高价,把钱打过去,再地下分赃吃回扣”。

 第五,产业化,自己建立公司,拿科研经费作股份;

 第六,旅游消费。

 ……[全文]

争鸣 第140期 06-08-21 责编: 王开 [点击查看全部争鸣]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