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点击今日:中央党校报告:国企员工收入“冰火两重天”
2005年,央企资产比较集中的27个主要行业,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差距倍数,从2002年的3.5倍扩大到2004年的6.4倍,最高的是服务业,平均工资7.2万元,最低的是纺织业,平均工资1.1万元;
课题组认为,当前国企收入分配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一是一般员工收入畸高畸低,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详细]
而从低收入群体来讲,突出问题是“两低”。一个“低”是指国企非正式职工的收入低。非正式职工包括劳务工、农民工,但主要是指农民工。另一个“低”是指退休职工、下岗职工的收入低;
报告指出,在国企,对农民工不是实行按劳分配、而是按身份分配的情况比较普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同样是一个电梯工,正式职工每月高的可拿3000元,农民工低的只有600元…[详细]
垄断企业职工收入跟利润挂钩,而垄断企业的利润有多少是“天帮忙”,又有多少是“人努力”的结果?与此相关的一个尖锐观点是,一些垄断企业占据了巨量的社会资源,维持的却是一份低效率…[详细]
报告指出,经营者收入高低缺乏依据,按要素分配改革远未到位也是一个突出的矛盾;
课题组建议,对国企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收入“高”、“低”这两头。对经营者的高收入不能简单限制,而应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贯彻按要素分配原则…[详细]
从八十年代以来,至少有一百多个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民营化,我们可能以为除了东欧和前苏联进行了这种大规模的私有化,其实不是这样,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朝着市场化方向进行,它所涉及的数量和进程真的让人佩服…[详细]
据查,中央企业的收入分配体系有一个逐步的演进过程。
1978年开始,国有企业恢复了奖励工资和计件工资制度,对企业实行按工资总额提取企业基金的制度——规定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8项年度计划以及供货合同的工业企业,可按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5%提取企业基金。
这是国企工资制度第一次改革。从那时开始,国有企业收入差距得以拉开。
到了“利改税”阶段,在全国推行了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方法,规定:“凡全面完成任期年度目标的经营者个人收入可以是职工收入的1到3倍,做出突出贡献的还可以再高一些”。
从那时开始,工效挂钩制度一直沿用到今。而2003年中央国资委的成立,进一步从机构建设上规范了央企收入分配制度…[详细]
如果要在国企与民营中选择的话,毫无疑问民营是最好的选择,在人类历史文明史上,你去看看哪些国家是靠国营做起来的,几乎是没有的。
国营主要是十九世纪末,尤其是二战以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做了一个大的实验。这个实验主要在前苏联和东欧等地区。如果一个行业有一两个大的国家企业在其中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化的发展,那个行业也不可能有好的法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