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端午,武汉网友们模仿屈原跳江。”日前,一则视频短片出现在某门户网站的播客空间。然而,视频中屈原投江的情节被换成了跳蹦极。
  对于短片观者评价不一,有人认为网友这样恶搞就是为博一笑,没有必要太在意。也有人认为,这样恶搞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历史典故显得极不严肃,有“数典忘祖”之嫌。[我来说两句]

屈原投江遭拍客网友恶搞

投江情节被换成跳蹦极

  这则视频由网友“FLYLIAO”创作,全长1分05秒的短片主要拍摄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大殿上的楚王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屈原不停地呼唤“大王、大王”,见挽留不住楚王,屈原痛心疾首地大呼“苍天啊”。随后出现了一位身着古装男士的生活片段,视频字幕称这就是屈原的扮演者。接下来的场景让人大跌眼镜,屈原投江的情节被换成了跳蹦极。一个看不清装束的男士从蹦极跳台上一跃而下,台下爆发出一阵哄笑,随后视频结束。[详细]

短片观者评价不一

  视频从发布以来,短时间里点击已经接近两万次。对于短片观者评价不一,有人认为网友这样恶搞就是为博一笑,完全没必要太在意。但也有市民认为,端午节今年首次被定为了法定假日,可见民族传统节日正被越来越重视。这样恶搞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历史典故显得极不严肃,有“数典忘祖”之嫌,同时会误导一些不太了解历史的青少年。[详细]

是对民俗文化的扭曲?

  端午节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文化载体,也就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的端午节,网友模仿屈原跳江无疑是纪念活动的一种“创新”,但创新过程中“跑了调”,本来是极具纪念意义的活动,却变成了一场恶搞,这就不是对屈原的尊重,而是对屈原的不敬,而是对民俗文化的扭曲。[详细]

对恶搞行为不妨一笑了之

互联网上的恶搞早就不是稀奇事儿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无极》引起轩然大波,成就了恶搞新秀胡戈,也从此掀起了网上恶搞的狂潮;后舍男孩恶搞经典流行歌曲,成为网络宠儿,其新作一经发布,众网友竞相转发,务求先睹为快……这条由网友“FLYLIAO”创作,长度仅1分5秒的视频作品跟它的前辈们相比较,无论从创意,还是制作的精良程度来说,显然都是小巫见大巫,不足为奇。[详细]

挑战常识和颠覆传统是网络成名的不二法门

  挑战常识和颠覆传统,向来是网络成名的不二法门,至于名声是好是坏,对大多数渴望在网上成名的人而言并不重要。正因如此,恶搞之风才能在网上长盛不衰,几成“时尚文化”。但是,网络向来是成名迅速,但被遗忘的速度更快,试看多少曾吸引无数点击率的风流人物,早已如过眼云烟,烟消云散。[详细]

恶搞不惜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只有吸引眼球

  恶搞不惜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其目的就是吸引眼球,大张旗鼓地分析其负面意义,把它硬和“数典忘祖”这样的宏大主题联系在一起,可谓正中恶搞者下怀,反对者越多,争论越激烈,点击率就越高。其实,大多数点击屈原跳江视频的人显然也跟“数典忘祖”无关,不过是想放松一下,乐一乐而已。[详细]

屈原其人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著名诗人和伟大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详细]

视频:投江改蹦极恶搞屈原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是第一次被列为法定假日,本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然而,一起“恶搞屈原”的闹剧,至今仍在网络上沸沸扬扬——屈原投江,被换成蹦极,一男子从跳台上一跃而下,台下爆发出一阵哄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