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进驻民企可以成立的N个理由
民企有问题,还要看根源
姑且不论绝不可忽略的产权自主,单纯就以企业的经营能力而论,政府也不具有颐指气使的资格。一直在政府精心关怀下的各级国企,实际上,也没有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水平来。甚至,离开了政策的特殊优待,我们似乎鲜见有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存活下来的。
为何没有官员进驻,应该由政府解决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反映出来的,正是权力的懈怠、权力的慵懒。不健全民主政治建设,不依托群体监督以制约规范,唯有向每一个民企里派驻官员大军加强沟通,然而,当官员大军派驻进每一个民企之时,也恰好是特别的沟通意义消失,懈怠、慵懒原样重回的时候。
“过度”干预民企不可取
干预并不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方法
一个拥有大量自主经营企业的经济体中,难免有一些风险管理不善的企业,甚至过度投机的赌徒,在金融条件恶化时,也难免会出现破产、失业和债务纠纷;政府官员在风险识别和判断上,并不比企业家、投资者和银行做得更好,实际上,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许多高风险项目和盲目扩张行为,不仅没有政府官员出面提示风险,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也是在事后才发现问题所在,不得不进行拯救…[详细]
所谓的“助企指导员”也好,所谓的国企式监管也罢,是政府的“双重越位”。一方面,政府不能代替民营来进行经营决策,否则就是侵犯民企的经营自主权。行政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助企指导员”之类的东西,更可能使得目前“潜规则”之下的官商勾结披上合法的外衣给某些民营以超国民待遇。
走政企不分的老路,通过所谓的制度创新和参股使政府重新成为民营企业名正言顺的“老板加婆婆”。如果政府一旦全方位的介入了民企的日常经营,则在在强大的政府面前,企业根本没有博弈的机会。潘多拉的盒子将再次打开,政企不分正式借尸还魂将为期不远…[详细]
让企业的归企业,政府的归政府
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回归市场
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回归市场的常识,让企业的归企业,政府的归政府。政府是规则的守护者,企业是自主经营的主体,两者角色分际不容模糊。民企因为自主经营,而给社会带来风险,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政府不能守束在应有边界,过度涉入企业经营活动,影响市场经济活力,却带有必然性…[详细]
从速建立民营企业风险监督预警机制,有利于民营企业较好地防范风险危机,实现企业自身和社会协调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务平台,提高政府政策信息透明度…[详细]
政府要做的是让企业家有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找政府,电话一打就通,找领导办事,话一说就办。沟通顺畅了,事情解决得顺畅了,民企的问题在源头就能解决了。
用户:
隐藏IP